近日,人工智能(AI)热度再起。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谱AI、抖音豆包等概念板块纷纷走强,科技股被很多投资者视为A股市场“顶梁柱”。
随着AI大模型全面进入消费领域,AI商业化成功的逻辑正在逐步兑现。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称,AI技术全面渗透是大势所趋,相关商业化模式的落地,将对消费电子等领域带来深远影响,也将激发市场对相关产业的投资热情。
AI全面进入消费领域
近日,新一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落下帷幕,AI赋能的科技产品在本届展会上争奇斗艳。本次参展产品更多将AI技术融入原有智能硬件,从汽车和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和数字健康产品,甚至包括一些小众的AI驱动产品。
新发布的AI智能硬件大致分为AI眼镜、AI玩具、AI耳机、AI戒指、AI挂件等,AI眼镜和AI玩具成为各类厂商竞争的主战场。与此同时,和AI技术密切相关的人形机器人也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随着AI商业化成功的逻辑逐步兑现,AI正在重塑B端和C端多个应用场景,ai应用落地最快的预计是相关垂直领域和细分场景。”工银瑞信基金表示,AI眼镜因为具有便于视觉和语音交互、出货量大、可拓展性强、应用场景广泛等优点,有机会成为“现象级”可穿戴产品。目前AI眼镜厂商都在提升摄影和显示功能,同时通过内置大模型配备了基础实时翻译、导航等交互功能,但更复杂的功能受限于电源和芯片能力,暂未集成在AI眼镜中。
明世伙伴基金表示,AI与硬件的结合是大势所趋,随着AI技术逐步成熟,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将推动相关产品销售增长,尤其是在AI眼镜、AI玩具、AI音箱等新兴领域,未来消费级的机器人产品也值得期待。
明泽投资创始人、董事长马科伟认为,CES展示了AI技术在消费电子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上半年随着“AI+”消费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品推出,有望进一步带动市场对“AI+”产业的投资热情。预计AI将很快迎来应用落地的关键时刻,市场对AI产业链的投资,预计会逐渐从算力端转向应用端。
人形机器人量产可期
人形机器人也在CES展会上大放异彩。近两年来,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行情逐渐深入。工银瑞信基金表示,该板块2023年超额收益基本来自于事件催化以及市场对技术方案更改、各个零部件环节的认知加深。2024年市场则更关注特斯拉机器人量产以及供应链的确定性,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人形机器人主题持续活跃,并出现了国产机器人的新热点,市场预期国内厂商量产或直追特斯拉产业链,有望打开市场空间的天花板。近期机器人板块持续上涨,说明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得到了资金认可。工银瑞信基金认为,根据以往规律,量产上修带来的往往是中长期机会,叠加前期机器人板块调整幅度较大,新一轮行情或维持较长时间。
马科伟也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当前迎来重要投资窗口,叠加特斯拉预计2025年一季度进行产品更新,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催化因素。从产业趋势看,国内外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一线厂商纷纷宣布投资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样品走向量产,可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国内零部件厂商、特斯拉环节及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IC设计领域向好
近期,越来越多的资金关注到了IC设计这一细分领域。信达澳亚基金称:“站在当前时点,数码消费补贴刺激、端侧AI新品的推动等因素的加持,有望推动未来IC设计领域迎来逐级向好的局面”。
过去几年,国内的IC设计公司经历了较大变化。2022年-2023年,芯片价格不断下降,随之而来的是IC设计公司业绩的下滑,一些公司开始亏损,二级市场相关个股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
信达澳亚基金经理齐兴方表示,2024年第一、二季度,部分IC设计公司出现了经营改善和业绩修复,资产负债表得到了修复。通过产业调研,发现当前芯片竞争的价格战逐渐告一段落,预计未来IC设计领域下行的概率相对较小。
在马科伟看来,IC设计领域向好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AI技术发展和应用为IC设计带来机遇,尤其是AI眼镜、AI玩具、机器人等,驱动IC设计产品创新升级和需求增长;其次,IC设计国产化率较低,加上我国政策支持,投资逻辑进一步强化;第三,IC设计领域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修复,2025年业绩有望维持增长势头。
汇丰晋信创新先锋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宗舟表示,算力板块内部的部分细分环节值得布局,一是推理或应用需求,在各行业ai应用逐渐落地的背景下,算力投入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推理需求和端侧AI的比重会持续提升;二是新技术方向,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算力相关的资本开支不断加大,可以看到以云厂商为代表的头部客户已经逐步感受到投资压力,因此持续降低单位算力成本迫在眉睫,对于未来能够显著提高速率、降低功耗、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方向会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AI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基金人士聚焦产业链新变化
近日,人工智能(AI)热度再起。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谱AI、抖音豆包等概念板块纷纷走强,科技股被很多投资者视为A股市场“顶梁柱”。随着AI大模型全面进入消费领域,AI商业化成功的逻辑正在逐步兑现。多
2025-03-18 12:28:13
委员谈AI+教育:不怕学生用得多,怕他们不会用
“我们现在不是怕他们(AI)用得太多,反而是怕他们用得太少,不会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希望人人都能用起来,但是需要安全合规。”1月15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副院长任捷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要支
2025-03-18 12:08:08
深圳AI应用场景创新居全国第二
1月18日,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记者获悉,深圳AI应用场景创新居全国第二。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2025-03-18 11:48:01
微软科学家自述确诊“AI疲劳症”!如何在快速发展的AI浪潮中保持清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如汹涌浪潮席卷而来。从认知过载到焦虑情绪,AI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疲劳症」。当今时代,AI无处不在,频繁亮相于新闻头条、深度嵌入工作流程,还悄然融入日常生活。这场看似炫酷的科技狂
2025-03-18 11:27:56
2024AIGC微短剧创作与传播报告(上篇):2024AIGC微短剧发展现状、创作特点和得失
(本文节选自赵晖教授:《AIGC微短剧创作与传播报告(2024)》)12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视听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晖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湖南省的长沙市成功发布《AIGC微短剧创作与传播报告(2
2025-03-18 11:07:50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结束13个项目获特等奖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昨天(19日)在深圳落下帷幕,13个创新项目获得特等奖。本次大赛设立高端高效智能经济、构建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实现绿色健康智能生活、推进国家智
2025-03-18 10:47:47
今日热榜
张文宏回应“被AI带货”:已多次向平台投诉
2024-12-26 14:36:06龚克:使用AI要保持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它说什么就是什么
2025-02-24 15:14:12为什么AI在广告投放上受追捧,创意上却饱受非议?
2025-02-19 13:57:58AIGC+丝绸:让打印丝巾就像打印纸一样简单
2025-02-20 10:27:58从“女儿概念股”到“ALLINAI”,信雅达的AI跨界迷局
2025-02-21 17:12:54Adobe将于今年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视频生产工具
2025-02-25 12:55:56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青岛举办这场产教深度融合对接研讨会
2024-12-19 17:48:19AR向左,AI向右,智能眼镜来到十字路口
2024-12-20 16:55:05AI端侧爆发,桌面机器人迎量产,产业链上市公司加码“抢鲜”
2024-12-24 14:45:31如何最大化AI价值?华为云:技术摸高和行业落地双管齐下
2025-01-10 14:46:55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