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中国证券报》7日刊发文章《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文章称,1月6日,2025(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在会上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要加快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将带来智能终端变革,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深刻影响产业与生活。伴随大模型的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产业高速发展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显著成绩。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介绍,2024年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接近200个,注册用户超6亿;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居世界首位。国内开源社区持续壮大,开源鸿蒙项目吸引了340余家生态单位共建。
2024年我国综合算力水平实现有序提升,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加快构建。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表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全面实现20毫秒时延保障能力,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依次上线,标志着我国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未来随着算力网络协同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健全,算网融合能力持续提升,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将逐步形成。
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杜广达表示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国5G基站突破400万个;三是融合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累计培育421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2家中国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占全球的42%,有力推动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加速迭代,为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杜广达说。
赋能实体经济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将迎来变革。“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手机、电脑等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称。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AI手机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翻译各类语言、处理图片。AI眼镜搭载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询信息,并开展智能识别等操作。
邬贺铨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终端产品进行重构,预计2025年或2026年会出现终端产品换代潮。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智能座舱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人工智能与卫星产业融合,可以提升卫星遥感应用的动态感知能力和分析研判能力。另外,人工智能可以在供应链优化等场景发挥作用,提升运营水平。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式将迎来变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称,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座,大语言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很难再依赖于规模的扩展,会更重视推理能力的增强。
同时,算力结构将发生改变。魏凯表示,到2027年推理算力在国内AI算力架构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互联网公司将更加注重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通过优化推理能力降低高昂的算力成本,提升大模型效率。这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商业化落地。”魏凯说。
提升综合实力
杜广达表示,我国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算力、算法、数据潜力,融入并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夯实发展底座,围绕算力、算法、数据等底座技术,加大创新攻关,推进软硬件适配,构建从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栈式产业链。二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编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进路线图,促进深度融合应用。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推进人工智能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协同,推进标准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深入践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支持知识、技术、人才跨国流动,共促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
为持续巩固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尚冰建议,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大模型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前沿技术布局。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转型,拓宽行业发展空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行动,探索大模型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落地应用。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中国证券报》7日刊发文章《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文章称,1月6日,2025(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在会
2025-03-22 09:52:20
马斯克:现实世界中用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已经所剩无几
IT之家 1 月 9 日消息,据 TechCrunch 报道,马斯克与其他人工智能专家一致认为,现实世界中用于训练 AI 模型的数据几乎已经耗尽。在周三晚间与 Stagwell 董事会主席马克・佩恩的直播对话中,马斯克表示:“我们现
2025-03-22 09:32:16
AI搜索,满足你的模糊需求
近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信息获取领域的新兴力量,重塑信息获取的方式。面对AI搜索的浪潮,谷歌、百度等传统搜索巨头正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迎头赶上,探索A
2025-03-21 17:57:27
海信集团:重磅新品打头阵积极拥抱AI技术变革
新年伊始,海信集团便在有着“科技春晚”之称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向全球用户发布了重磅产品,引发业界关注。美国当地时间1月6日,海信集团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开幕前夕举行
2025-03-21 17:37:18
上海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本报上海1月8日电 (记者田泓)上海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合作伙伴,会同各方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日前,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上,发布了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五大公共服务平
2025-03-21 17:17:08
全国AI企业50强北京占四成
昨天(8日),胡润研究院在亦庄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单,北京以20家企业上榜的成绩领先全国,占据50强企业四成。同日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显示,上海、旧金山、北京位列全球瞪羚企
2025-03-21 16:57:08
今日热榜
龚克:使用AI要保持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它说什么就是什么
2025-02-24 15:14:12为什么AI在广告投放上受追捧,创意上却饱受非议?
2025-02-19 13:57:58AIGC+丝绸:让打印丝巾就像打印纸一样简单
2025-02-20 10:27:58从“女儿概念股”到“ALLINAI”,信雅达的AI跨界迷局
2025-02-21 17:12:54Adobe将于今年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视频生产工具
2025-02-25 12:55:56中国大模型助力AI技术更开放更高效
2025-03-17 10:28:27上海如何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建设?
2025-03-18 15:49:07同济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这样开!
2025-01-08 17:36:26从产业布局看中美AI发展路径差异
2025-01-20 15:35:51微信悄然加码AI,“AI微信”是腾讯的又一个阳谋?
2025-02-02 21:44:54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