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阅读和出版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时代,编辑这个行业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浪潮,做出自己的创新?2024年12月27日下午,“辑客出发”编辑沙龙第24期活动暨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在上海世纪出版园举办。活动以“新时代编辑力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来自图书和期刊出版单位的五位编辑分别就主题出版、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人工智能与出版业生态、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持续提升编校质量等话题展开交流。
活动现场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面前,编辑工作也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是上海市编辑学会的品牌活动之一,至今已举办七届,在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力。
王焰认为,编辑力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研讨编辑创新,归根结底要聚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她希望青年编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事业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的要求,在编辑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快速成长。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指出,当前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出版业,编辑这一传统职业与新兴力量之间的互动引人关注。在新时代,“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出版理念,回应不同时代的读者需求,采用各种新兴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加快实现出版的融合发展;“不变”的是将作者的作品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服务于社会的初心。
沈骁驰
在时代的浪潮中,编辑力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也坚守着不变的初心。在交流分享环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沈骁驰将多年来深耕于主题出版领域的经验凝练为“乘时代之风”与“破发展之浪”两部分。她认为,主题出版现在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主题总是跟着时代在走,但是出版的变化才刚刚起步。新时代的编辑更要聆听时代的召唤,在主题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以扎实的编辑力去开拓创新,去服务好大局,努力为做强做优主题出版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铭婉
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的高铭婉以“保持优长,持续做更难的事”为主题,分享了关于做好编校工作的心得。拥有数次编校技能大赛经验的她认为,学知识技能不是为了去考试,而是借助考试的机会去主动学习。编校技能是编辑基本功,做好编校工作非常不容易,意味着每天都要去学习,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她从自身详尽的工作经历出发,提出做好编校工作最重要的是培养灵敏度,做到三个“凡”——凡引必核,凡涉事实、知识必查,凡有规范必依,以及要投入200%的努力做好工作。
徐菁
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炙手可热的话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徐菁介绍了智能体如何赋能出版行业,包括AI大模型在出版中的应用、智能体的定义及发展趋势、AI知识库运用案例等。智能体可以打破业务孤岛,整合所有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关于AI与图书出版的融合方面,他详细介绍了智能荐书系统与智能编校查询系统,首先准备知识资源,其次建立智能体人设、任务需求等,再根据问答结果,调整提问方式或手动干预知识库分段,最后完善发布。他认为,对此类知识库智能体进行优化后,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是各行业AI落地的较为可靠的方式之一。
杨箫
《分子植物(英文)》编辑部主任杨箫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为题,分享了这本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实践以及编辑在其中承担的角色。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的记录平台和传播载体,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分子植物(英文)》是全球第一本影响因子突破20分的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以国际化办刊和论文质量“第一”为办刊理念,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坚持“科学”至上、内容“为王”。编辑部注重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围绕期刊的生态科群;创办姊妹刊《植物通讯》,联袂助力学科发展。编辑部正在努力将其打造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
胡怡纯
来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胡怡纯分享了从区域国别基础研究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出版思考。她从区域国别研究的四大特征——地域性、全面性、跨学科性、经验性入手,概述了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定位与优势,以及外语学科介入区域国别学科的维度与使命。结合探索与实践,她提出外教社的路径选择,并归纳为三个服务:一是加快外语专业区域国别方向教材建设,服务人才培养;二是深耕高质量区域国别基础性研究出版,服务学科构建;三是大力推动区域国别应用性研究出版,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鲍静对五位青年编辑的交流发言做了点评。她表示大家的发言都有深度、有感情,而“有感情”是编辑能够持续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基于新时代对出版业和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她再次强调了什么是“不变”的编辑力:一是对内容质量的坚守,二是价值导向的引领,三是专业精神的传承。
本次活动为上海市编辑学会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学术活动合作项目。来自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副会长、理事以及上海图书出版单位编辑代表等60余人参加活动。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这一传统职业面临怎样的“变”与“不变”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阅读和出版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时代,编辑这个行业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浪潮,做出自己的创新?2024年12月27日下午,“辑客出发”编辑沙龙第24期活动暨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在
2025-03-27 12:34:42
新壹科技:2024不断缔造AI视频生产新动能
回首2024,人工智能赛道风起云涌,AI已逐渐走入各垂直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这一浪潮中,新壹科技正凭借其卓越的产品与技术沉淀与探索,在2024年不断释放视频生产力,成为赛道风向标,引领行业迈向新
2025-03-27 12:14:37
喜报!德州审计行业大模型入选山东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
近日,在第十六届信博会开幕式暨 2024 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德州市审计局《多模态大模型在审计领域中的示范应用》成功入选。近年来
2025-03-27 11:54:34
CES2025开幕在即!AgenticAI或成一大焦点
被称作全球科技风向标的CES 2025启幕在即,据媒体预测,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展会上一大焦点。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目前已有许多科技公司有意发展Agentic AI,并开始进行一些实验,部分结果甚至
2025-03-27 11:34:32
在广州,“人工智能+”落地开花
在广州,人工智能的“魔力”正加速显现——因为AI的介入,原本需要4至6小时的参数提取工作缩短至几分钟;输入关键词,只需几秒钟就能生成多张设计图。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力,绘制出智
2025-03-27 11:14:24
酷!第一批AI起名企业已“出生”!“人工智能+”融入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
一家企业的名称将陪伴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出生”时想一个好名字却不容易:喜欢的名称“撞车”、起不出“有灵魂的名字”是困扰不少新企业的难题,现有“可选名称库”的库存也即将见底……新年伊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
2025-03-27 10:54:19
今日热榜
龚克:使用AI要保持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它说什么就是什么
2025-02-24 15:14:12为什么AI在广告投放上受追捧,创意上却饱受非议?
2025-02-19 13:57:58AIGC+丝绸:让打印丝巾就像打印纸一样简单
2025-02-20 10:27:58从“女儿概念股”到“ALLINAI”,信雅达的AI跨界迷局
2025-02-21 17:12:54Adobe将于今年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视频生产工具
2025-02-25 12:55:56中国大模型助力AI技术更开放更高效
2025-03-17 10:28:27上海如何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建设?
2025-03-18 15:49:07从产业布局看中美AI发展路径差异
2025-01-20 15:35:51微信悄然加码AI,“AI微信”是腾讯的又一个阳谋?
2025-02-02 21:44:542024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举行
2025-02-18 17:54:28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