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四川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四川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势头强劲。四川不仅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均有布局,还在某些细分领域中取得了领先地位。然而,四川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中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缺乏产业领头羊和高端人才短缺。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正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头雁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各地加速布局。从全球范围看,已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国内来看,今年我国**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已发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专项政策。今年,四川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当下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潜力何在?前期,记者分别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大环节展开调查,形成3篇深度调研稿件。这一次,我们将综合前期调研成果,以全局视角,力图拼出一张完整的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图谱,并试图回答这些疑问: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家底”究竟如何?还有哪些问题待解?A探家底四川已实现人工智能产业链全覆盖,应用层多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四川既有基础,也有潜力。”多位专家指出,四川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产业链全覆盖。先看基础层,四川在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算法平台、数据服务等软硬件方面均具备优势。海光、芯原微电子、华为海思等9家主流GPU芯片厂商在成都均有布局;“土生土长”的川企华鲲振宇已成为西南最大的智算存一体化算力企业;凯天电子的智能传感器测量精度在压力、温度等领域实现了万分级精度性能;成都鼎桥在TD-LTE宽带集群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考拉悠然自主研发了业界首款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MAGIC码极客”,搭载了上千种多模态AI原创算法……在号称人工智能“发动机”的算力方面,四川优势更加明显。成渝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天府集群是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成都智算、超算中心均被纳入国家布局体系,四川算力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七。再看技术层,四川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算法、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川大智胜、晓多科技分别是国内人脸识别和智能语音领域的“尖子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恒图科技、海艺互娱成为出海先锋;启英泰伦在离线智能语音家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截至8月底,四川已有超过30家企业聚焦大模型开发应用,已有8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再看应用层,四川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文创文旅等多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布法罗研制的“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是全国首批获得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与睿创新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外科手术平台,领跑全球“AI+外科”;成都入选国家“双智”试点城市,百度Apollo在成都落地四川首个智能驾驶示范项目;智元汇提供的数字公交服务全国近50%的城市,其中刷脸乘车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71%……2023年,四川共有10个场景入选国家人工智能“智赋百景”,涵盖制造、医疗健康、金融、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诸多应用场景。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四川既有孕育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有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巨大蓝海。一方面,四川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27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康复机器人赛道的“佼佼者”——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脱胎于电子科技大学的创业公司。“背靠电子科技大学,为公司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布法罗执行总经理范新华介绍,2015年起,公司还和医院专家合作建立医疗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更好契合临床需求,开发产品。另一方面,四川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应用端的强劲需求,叠加超常规的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2023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达900亿元,企业超1100家,产业总体呈现规模持续增长、生态逐步完善的良好态势,四川正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B找差距四川人工智能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九,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缺少产业“领头羊”翻开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版图,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AI企业占全国AI企业总数的80%,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在这场竞赛中,四川处于何种发展方位?在今年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4)》中,四川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九。“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四川仍有不小差距。”多位受访者指出,当前,四川主要面临缺少领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生态不够健全等一系列挑战。第一,人工智能产业缺少“领头羊”。调研发现,四川人工智能企业整体规模较小,且多属于产业链的应用层端,产业能级不高。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榜单,四川本土上榜企业仅有川大智胜和数之联两家,相比北京(34家)、上海(17家)、杭州与深圳(各8家),差距明显。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4)》中,稍显落后的指标中也包括企业能力。第二,创新策源能力较弱。调研中,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受访者均提及,四川在前沿领域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方面存在不足,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等方面发展滞后,缺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基础技术创新成果较少。这种差距从企业分布上可见一斑。调研发现,四川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于应用层,而具有更强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层、技术层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不占优势,呈现“倒三角”态势。尽管川企在行业和垂直大模型领域“多点开花”,但在通用大模型技术研发领域,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也指出,大部分川企处于跟随式创新状态,“如果没有准备好高质量的数据、训练出高质量的模型,四川在应用层上的优势就容易消耗殆尽。”第三,产业生态不够健全,具体体现在高端人才短缺、金融支持不足、产业链协作有待加强等方面。“相比一线城市,成都的高端人才、顶尖团队稀少。”来自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成都拥有学术界和产业界领军人才26位,与北京(108位)、上海(45位)相比差距较大。产业投入也有所不足。北京、上海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均在市级层面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但成都市级层面尚未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专项基金。投融资市场也不够活跃。据公开数据,2024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成都人工智能赛道发生融资事件超118起,共涉及金额超215亿元。但从融资金额看,成都仅4.1亿元,远落后于上述其他城市。此外,省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尚未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记者调研发现,产业链相关企业偏散、弱、小,企业之间还未形成合力。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四川机器人产业布局较晚,目前仅在成都、绵阳有两个机器人专业园区,而且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配套率较低。”四川大学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毅指出。由于应用场景不足,一些机器人企业还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公司的焊接机器人在省内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不到5%,整个西南地区也只占8%左右。”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透露。C问对策在发展方向上,从应用端入手倒逼技术创新,变“短板”为“跳板”面对机遇和挑战,四川如何寻找突破口?“人工智能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不必面面俱到。”多位受访者认为,四川应聚焦产业基础和优势领域,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在发展方向上,“短板”也可成为“跳板”。虽然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仍需克服诸多挑战。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生态和引进高端人才,四川有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期待未来四川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现状与未来展望|发展潜力与挑战并存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正逐步崛起,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已实现全产业链覆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四川仍面临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本文深入分析四川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潜力与面临的困难,并探索
2025-04-21 15:45:36
美图半年3亿元收入增长,AI驱动利润飙升
美图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显示收入16 2亿元,同比增长28 6%;利润3 03亿元,同比增长45%。生成式AI的应用推动了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增长,付费订阅用户数创历史新高。全球广告收入也有显著提升。
2025-04-21 15:25:35
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展在深圳启幕,超100家企业签约
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于8月28日开幕。此次展会在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面积达6万平方米,展出1606件高科技产品,吸引近千家企业参展。展会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前沿科技,并达
2025-04-21 15:05:31
当虹科技研发投入超50%,视听大模型与AIGC技术不断落地
当虹科技在2024年中报中宣布,研发投入占比高达51 72%,实现营业收入1 18亿元,同比增长10 38%。公司积极推进视听大模型、AIGC和超高清产品的应用,发布了BlackEye大模型及其应用场景,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5-04-21 14:45:30
老板电器AI大模型引领烹饪新时代,开启智能厨房新篇章
2024年,老板电器推出全球首个AI烹饪大模型“食神”,标志着其在智能厨电领域的突破。通过海量数据训练,“食神”不仅提供个性化烹饪解决方案,还关注功能与情感的双重体验,预示着厨房科技的新未来。
2025-04-21 14:25:29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助力AI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近日成立,旨在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川投信息产业集团等近50家单位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助力四川创新工程。联盟将推动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展。
2025-04-21 14:05:26
今日热榜
AI应用不断深化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04-10 10:05:06华为云:构筑AI技术生态助推智能经济发展
2025-01-09 17:47:02首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2024-12-20 13:34:15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你会给AI署名吗?
2025-01-15 09:28:08同济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这样开!
2025-01-08 17:36:26AI搜索第一股再获支持,IDC报告显示360AI搜索多项指标引领行业
2025-01-21 16:20:25业界竞逐AI规模应用契机
2025-01-22 13:40:25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2025-02-20 13:48:57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研讨会
2025-02-21 13:52:06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