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通过强化算力设施、加速技术应用以及优化产业生态,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近年来,成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增长率超过40%。
人工智能服务机器在多障碍空间中灵活穿行,工业人工智能质检相机“火眼金睛”高效识别产品瑕疵……在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加犀”)的展厅内,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产品琳琅满目。“目前我们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可靠的高性能、高效率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阿加犀品牌运营总监季睿介绍,公司之所以拥有强劲的底层技术实力和创新潜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成都围绕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总目标,深入推进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成都市共有852家人工智能企业,产业规模***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成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何优势?如何进一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8月16日,记者深入探访相关企业,亲身感受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脉动。算力设施强化数据处理能力全国仅有两个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城市,成都就是其中之一。成都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以算力支撑智慧成都建设,为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增添新动能。“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保障和动力引擎。”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已与1400多名用户建立合作,提供计算资源、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和引进等五大类服务,涵盖基础科学、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30余个领域。不同于超算中心专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智算中心偏重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创新。位于成都郫都区的成都智算中心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人工智能算力、科研创新、城市智脑三大平台于一体,首期算力规模达300P,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目前,我们中心已与120余家企业合作,在超大城市智能治理、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成都智算中心市场开发部负责人梁爽说。“这些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成都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助于促进产业链完善和升级,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未来,成都将不断‘上新’超算智算基础设施,为成都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撑。”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应用场景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当肿瘤患者去医疗机构检查时,医生可以借助我们研发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可供参考的治疗方案。”在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四川医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内,公司总经理胡一可向记者介绍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直观来说,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为医生提供从患者入院到康复出院的全流程医疗决策支持。”胡一可说,该系统构建了专科疾病知识图谱,可模拟专家临床诊疗思维,提供疾病诊疗的最佳路径。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离不开应用场景。如今,从工程施工、智能建造到智能医疗,从翻译、办公助理、人工智能视频内容生产到无人驾驶等,成都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当前,成都正实施场景融合应用培育行动,牵住应用场景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易信达数字工厂等33个应用场景项目。同时,成都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生活、治理等方面,策划创新应用场景150个,在虚拟电厂、数字文娱、智能养老、空中交通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带动形成超50个大模型应用标杆。“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我们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重点围绕城市治理、新零售、医疗、制造等领域研制行业大模型,建设算法模型工具开发平台,构建完整大模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大模型与现有操作系统、软件、智能硬件兼容,不断拓展并丰富其应用场景。”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说。建圈强链优化产业生态布局在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行者AI)的音乐创客教室里,学生们只需登录AI音乐教育系统,随机填写几行文字,并画几行代表旋律的曲线,不一会儿便生成了一首由人工智能歌手演唱的歌曲。目前,该系统已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等多所学校投入实践教学。“我们之所以落户成都,是因为这里已经形成多层次人工智能企业集群,具备产业先发优势。”行者AI副总监黄英说,多层次的企业集群覆盖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巨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今年我们还和百度智能云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大模型应用研发工作,推动大模型上下游产业在成都高新区聚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468亿元、占成都市60%以上,拥有行业大模型40余个,聚集80家规上企业、300余家生态企业。今年5月,《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成都将打造以人工智能链主企业为核心、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力争培育2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链主(准链主)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争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以《行动计划》为路径,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抓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围绕人工智能全要素提升、全场景应用,打造创新活跃、能级领先、生态完备、应用广泛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未来,成都将继续依托其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成都有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高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升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成都正致力于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能级,围绕构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展开行动。本文探讨了成都在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生态优化等方面的举措及成效,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潜力。
2025-04-27 12:29:11
麦当劳AI美女广告火爆11个AI少女为薯条打call引热议
麦当劳近日推出的AI广告引起了广泛关注。11名AI美女在16秒的视频中为薯条打call,推特浏览量突破千万。广告由AI艺术家Kaku Drop制作,采用了先进的AI工具,引发网友热议和讨论。
2025-04-27 12:09:04
AIGC如何推动全球教育变革:科技与政策的协同挑战
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探讨了AIGC如何推进教育变革,涵盖了各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指出,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平台用户突破1 2亿。报告分析了智慧教育在不同地区的特点
2025-04-27 11:48:59
诺罗夫:AI是就业创造者,不是‘就业杀手’
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诺罗夫在2024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指出,人工智能(AI)并非‘就业杀手’,而是就业创造者。他强调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呼吁企业和政府合作制定政策,适应AI带来的变革。
2025-04-27 11:28:51
林维:中国人工智能治理经验对全球的启示
在2024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分享了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立法方面的经验,指出中国以‘以人为本’和‘场景为王’的原则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强调了协同治理的重要性。这些经验不仅为中国,也为
2025-04-27 11:08:45
首个家庭国际象棋机器人来了!抓鹌鹑蛋都不会破
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商汤科技旗下家用机器人品牌“元萝卜SenseRobot”家族全系产品集体亮相,并最新发布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国际象棋专业版(以下简称“元萝卜国象机器人”),成为全球首个
2025-04-27 10:48:43
今日热榜
AI应用不断深化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04-10 10:05:06首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2024-12-20 13:34:15当科幻邂逅人工智能——读少儿科幻小说《机器女孩》
2025-01-08 15:15:50你会给AI署名吗?
2025-01-15 09:28:08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AI搜索第一股再获支持,IDC报告显示360AI搜索多项指标引领行业
2025-01-21 16:20:25业界竞逐AI规模应用契机
2025-01-22 13:40:25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2025-02-20 13:48:57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研讨会
2025-02-21 13:52:06腾讯杰出科学家刘威:生成式AI在数字世界中可以预测未来
2025-02-24 12:53:36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