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者,我深感目前关于AI的炒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技术的水平。最近,加里·马库斯教授提出了对现有AI技术的严厉批评,他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进展充其量只是技术上的小步伐,而非突破性的飞跃。马库斯教授对OpenAI等机构的乐观预测表示怀疑,认为这些预测更多的是为了营销而非真实技术进展。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据德国《商报》网站7月15日报道,现年54岁的认知科学家加里·马库斯是人工智能(AI)圈子里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围绕所谓的大型语言模型的能力,马库斯与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以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争论不休。奥尔特曼和马斯克预计,人工智能将很快发展出类人的能力。马库斯却看到了另一种危险:他认为,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只是一场炒作,“很快就会破灭”。《商报》记者问:马库斯先生,您可能是最著名的OpenAI批评者。奥尔特曼公司的哪一点让您不满?马库斯答:我并不反对OpenAI或奥尔特曼本人。我反对的是虚假承诺。问:虚假承诺是指?答:OpenAI宣布,其使命是开发能造福全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人们可以向它提出任何问题,它会理性地给出正确答案。但实际上,OpenAI的软件既不安全也不可靠,且忽视了公众利益。问:奥尔特曼说,OpenAI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只差一两次突破。答:我认为,这是炒作和无稽之谈。问:为什么?答:看看新模型GPT-4o,我认为它是构建GPT-5的一次失败尝试。OpenAI曾多次暗示,即将推出GPT-5,然后通用人工智能就会到来。事实却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最近一直在放缓。OpenAI走错了方向。问:走错方向?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推出,OpenAI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热潮。答:ChatGPT或许很受欢迎,但并不可信。我对精明的企业家没什么意见,但必须指出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技术局限性。只有克服这些局限性,人工智能的发展才能进入值得信赖的轨道。问:具体是什么让您不安?答:我不认为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真的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尽管它们很受欢迎。它们包藏了太多风险,其中最严重的是错误信息,另一个则是幻觉。问:也就是说,这些模型会编造答案和结果。答:正是。什么是大型语言模型?它是一种概率模型,可以计算出句子中最有可能出现的下一个词。其结果是,系统拥有惊人的模仿能力,但并不真正聪明。它们或许可以很好地解答80%的问题,却对剩下的20%几乎束手无策。人们可以和聊天机器人谈论几乎任何事情。有时答案是对的,有时是错的。但我们无法预测何时会出错,这是一个大问题。问:人类不会犯错吗?答:人类当然会犯错,但人的错误与机器的错误截然不同。此外,人类在某些领域非常出色,当今的机器则不然。以人工智能辅助驾驶为例:我们看到,很多事故都是由人类驾驶员高估机器的能力造成的。他们看到机器正确驾驶了45分钟,于是就认为“太好了,我能信任它”。从统计学角度看,这种想法很愚蠢。一辆在95%的场景中自动驾驶的汽车,会在20种情况中的某一种中做出错误决定。这可能会要了我们的命。这是不可接受的。问:马斯克认为,更多的数据将完善自动驾驶。OpenAI也提出,数据越多,语言模型越强。答:这是误入歧途。我们看到,新推出的模型变体带来的回报逐渐减少。进步速度放缓。我们不会因为模型越来越大而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问:您怎么能如此确定呢?答: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但在我看来,用越来越多的数据“喂养”模型,从而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方面,根本没有足够的好数据。OpenAI已经搜刮了互联网上的人类文本,现在又在转录优兔(YouTube)视频,但仍然不够。另一方面,目前还不清楚更多的文本是否真的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拿我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比任何人工智能都要聪明,但他们并没有翻阅整个互联网。为什么?因为他们能更高效地分析数据,并从更多渠道获取数据:通过眼睛、耳朵和感觉从现实生活获取数据。人类构建了世界运行的因果模型,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无法真正信任它。问:许多人都希望用所谓的合成数据,即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来训练他们的模型。答:这是主流人工智能抓住的下一根救命稻草,其背后的想法非常糟糕。人工智能系统会产出满是幻觉的糟糕数据,然后它们又被用来训练其他系统。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污染了互联网。人类已经在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快速炮制不可靠的产品,例如未经研究、未经核查的传记。这样一来,人工智能不会让世界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愚蠢。问:ChatGPT通过了图灵测试。这是数学家艾伦·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一项测试:如果人类认为一台机器的回答是人类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答:拜托,图灵测试太可怕了。也许这曾是个伟大的想法,但它已经有74年历史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图灵测试更适用于验证人类有多么容易上当受骗。我们现在就能建立一个系统,在短期内骗过一个没有受过心理学或人工智能训练的天真的人。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图灵测试的确提出了一个正确的问题:什么是智能?但我们仍未找到答案。
总的来看,马库斯教授的观点提醒我们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宣传时保持谨慎。虽然AI技术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风险和局限性。未来的AI发展需要更多实际有效的突破,而非依赖于炒作和虚假承诺。我们应理性看待AI的发展,避免被技术热潮所迷惑。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真能改变世界?专家警告AI炒作将很快破灭
认知科学家加里·马库斯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提出了警告,认为目前的AI炒作将很快破灭。他批评了OpenAI的虚假承诺,并指出现有语言模型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2025-04-28 17:27:48
谷歌为何AI竞赛中落后OpenAI?前高管揭秘远程办公影响
谷歌在AI竞赛中为何落后OpenAI?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直言远程办公削弱了谷歌的竞争力。施密特指出,创业公司拼劲十足,而谷歌员工的工作安排则显得不够努力。了解更多关于施密特对谷歌未来发展的看法。
2025-04-28 17:07:48
微软Aurora天气预测工具:极端天气预测加快5000倍,AI应用前景广阔
微软发布的Aurora天气预测工具能够将极端天气预测速度提高5000倍,AI技术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Aurora通过大量气候数据和先进的算力,实现了比传统模型更快更精准的预测,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2025-04-28 16:47:47
蚂蚁集团新公司数字蚂力成立,发力AI企业服务市场
蚂蚁集团在北京成立新公司“数字蚂力”,聚焦AI to B市场。数字蚂力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客服、运营管理和技术研发等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公司将在外滩大会上亮相其全新产品。
2025-04-28 16:27:39
3款AI工具让历史名人‘复活’:梵高、莫扎特、奥斯汀等重现当下
通过即梦、可灵和D-ID等AI工具,我们可以将历史课本中的名人如梵高、莫扎特、简・奥斯汀等‘复活’成动态影像。本文介绍了将这些历史名人的自画像转变为生动动画的步骤,并展示了相关效果。
2025-04-28 16:07:35
恭喜新一批《AIGC提示工程师》获得证书!
在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严格培训和考试下,新一批《AIGC提示工程师》成功获得证书。这些学员通过了202406期全国统考,证明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能力。恭喜所有取得证书的学员!
2025-04-28 15:47:34
今日热榜
AI应用不断深化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04-10 10:05:06首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2024-12-20 13:34:15当科幻邂逅人工智能——读少儿科幻小说《机器女孩》
2025-01-08 15:15:50你会给AI署名吗?
2025-01-15 09:28:08AI搜索第一股再获支持,IDC报告显示360AI搜索多项指标引领行业
2025-01-21 16:20:25业界竞逐AI规模应用契机
2025-01-22 13:40:25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2025-02-20 13:48:57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研讨会
2025-02-21 13:52:06腾讯杰出科学家刘威:生成式AI在数字世界中可以预测未来
2025-02-24 12:53:36南京上古取得基于人工智能的AI数字人平台交互系统及方法专利,提升AI数字人的交互能力
2025-02-24 17:14:36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