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进步,工业领域迎来了智能化变革的契机。我在这篇文章中将深入探讨大模型如何成为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情况。特别是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中国AI大模型工业应用指数(2024年)》指出,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具备显著竞争力,但仍需提升数理能力。
今年以来,我国大模型行业发展迅猛,尤其工业场景成为大模型应用蓝海。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发布的《中国AI大模型工业应用指数(2024年)》显示,国内顶级大模型在工业领域文本生成的准确性已具备竞争力,但数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工业“主战场”,大模型究竟表现如何?全链条展开应用探索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涵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在500个工业品种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具有全、多、大的独特优势。2023年,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产业规模,为工业大模型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腾讯研究院发布的《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工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而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生成和泛化能力,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有望拓展人工智能和工业融合新空间。《报告》指出,大模型的崛起有望为工业领域带来“基础模型+各类应用”新范式。一方面,大模型能深度洞察工业领域复杂问题,理解并处理海量数据,从中挖掘规律和趋势;另一方面,大模型将扩展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目前,大模型的应用探索已在工业全链条展开。在研发设计领域,大模型通过优化设计过程提高研发效率;在生产制造领域,拓展智能化应用边界;在经营管理领域,基于助手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产品服务领域,基于交互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智能化。为产业解难题做难事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结合、为千行百业赋能增效,是大模型的必然发展方向。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所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出路在于行业大模型。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科技企业发布工业大模型产品。作为首个定位于行业的大模型,盘古大模型具有指标性意义。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首席执行官张平安在6月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详细介绍了盘古大模型的产业实践,展示了产业AI“解难题、做难事”的一个样本。在工业设计领域,盘古大模型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汽车造型设计等领域。例如,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可通过对话、画图等方式与大模型交互,完善创意灵感,生成3D汽车数字模型,并能对模型进行风格调整、零部件编辑及颜色更换等操作。这能使原本需要1—2年的设计周期大幅缩短。在建筑设计领域,只需输入设计的黑白草图,盘古大模型即可生成彩色并带有纹理的建筑群360度实景视频,还能构建高真实感的建筑3D模型,将复杂建筑群的概念设计周期从数周缩短到数十分钟。在钢铁领域,盘古大模型也可大显身手。过去,宝武钢铁集团热轧生产线每次调整生产钢板的种类和尺寸时,工程师都要重新调整7道精轧机组的300多个参数,这一过程通常耗时约5天。而现在,盘古大模型能对最优参数进行预测,显著降低调整时间,提高预测精度和钢板成材率。此外,卡奥斯推出工业大模型COSMO-GPT,目前已成功落地工业指标优化、工业信息生成、工业问答等多个应用场景。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技术底座支撑下,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结合工业场景实际需求打造羚羊工业大模型。该模型具备工业文本生成、工业知识问答、工业理解计算、工业代码生成和工业多模态五大核心能力,已服务多家企业……各具特色的工业大模型产品构建了多元化的大模型生态体系,也为工业智能化注入新活力。落地面临三大挑战还要看到的是,相较消费类场景,大模型落地工业场景仍面临一些障碍。《报告》分析,工业大模型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成本三大挑战。首先,工业涉及领域广泛,且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而目前工业数据结构多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大模型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工业生产环境往往涉及复杂工艺流程、高精度操作控制以及严苛安全标准,任何模型预测或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或经济损失。工业大模型还需满足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另外,高额成本限制了工业大模型应用的投入产出比。纵然面临种种挑战,但发展工业大模型是大势所趋。工业大模型的降本增效作用显而易见。张平安举例,高炉冶炼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最难的应用场景,高炉是一个5000立方米的“黑箱”,内部最高温度达2300摄氏度,冶炼过程“看不见、摸不着”,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如果使用盘古大模型,可将“黑箱”变成“灰箱”,甚至“白箱”,指导高炉精准控制,每吨铁水可减少1千克焦炭消耗,使成本降低3元。随着技术演进,工业大模型应用落地将跑得更快更稳。《报告》认为,通过工业基础大模型和工业App的结合,能广泛、快速应对工业领域的挑战,推动各类工业场景智能化升级。同时,随着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大模型将在工业领域开辟更多应用场景,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大模型压缩相关技术将有效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需求,降低训练和部署成本,使大模型更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加速在工业领域应用推广。
尽管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等挑战,但其潜力依然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将在工业智能化的道路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模型将为各类工业场景带来更广泛的智能化升级,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与革新。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工业智能化新纪元:大模型如何引领工业革新
我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发展迅猛,成为工业智能化的新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工业应用中的表现及未来挑战,包括其在设计、制造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如何解决数据质量、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
2025-04-30 10:51:45
消费电子产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迎接升级机遇
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重要升级机遇。2024年上半年手机和微型计算机产量增长显著,汉王科技等企业利用AI大模型创新产品,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下半年行业有望继续扩展智能应用和提升产业
2025-04-30 10:31:40
网文AI威胁作者生存?番茄小说AI协议引发争议
番茄小说的AI训练协议引发了广泛争议,网文作者秋语等人对协议中的隐性条款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平台利用作者作品训练AI可能取代真人创作。文章探讨了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作者的应对。
2025-04-30 10:11:38
大模型助力智慧城市转型:解析新质生产力的最佳实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在城市智慧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解析了大模型如何助力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及产业升级,展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与机遇。
2025-04-30 09:51:30
杨华勇院士讲解AI赋能高端装备创新的前沿探索
杨华勇院士在首届京浙英才百人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端装备创新。演讲中,他强调了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和工程仿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数字底座在装备制造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30 09:31:21
香港金管局推出生成式AI沙盒推动金融创新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 I )沙盒,旨在推动金融业的AI应用。此举通过与业界合作分享经验,确保相关监管指引,以促进负责任的创新发展。金管局总裁表示,沙盒将帮助银行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中
2025-04-30 09:11:14
今日热榜
AI应用不断深化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04-10 10:05:06当科幻邂逅人工智能——读少儿科幻小说《机器女孩》
2025-01-08 15:15:50你会给AI署名吗?
2025-01-15 09:28:08语文学习新解法:海豚AI学用科技因材施教
2025-01-06 17:23:58AI搜索第一股再获支持,IDC报告显示360AI搜索多项指标引领行业
2025-01-21 16:20:25镜像映射、实时互动!海淀融媒向全国同行分享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
2025-01-22 12:40:17字节、快手、Vidu“打野”升级,AI视频小步快跑
2025-01-22 14:00:27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2025-02-20 13:48:57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研讨会
2025-02-21 13:52:06腾讯杰出科学家刘威:生成式AI在数字世界中可以预测未来
2025-02-24 12:53:36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