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6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成为本次大会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主旨演讲环节中指出,我们需要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对6G系统的影响,但目前还不宜过于乐观,就他个人观点,AI在无线接入网的应用方面还存在挑战,未来几年能带来多少收益,现在很难预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主办方供图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极低的延迟;相较于5G,6G提出了新的场景,例如通信和感知的结合、通信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泛在物联,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连接和交互,6G将更多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邬贺铨认为,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很热,确实人工智能需要和6G结合,6G也更需要人工智能。在应用上,当前基础大模型本身可以用到6G上,尤其是智能客服,以及一些供应链的管理,还可以开发一些场景模型用在网络规划和优化上。
但现阶段,AI在接入网的应用上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无线接入网要求实时性很高,AI大模型的计算处理要占用时间,存在一定延迟,能不能实时响应,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在城市的马路上,如果不能实时收敛,可能效果会不太好;其次事一定会增加复杂性,现在单蜂窝的干扰做得还可以,未来希望结合AI把多蜂窝之间的干扰抵消掉,但是在计算多蜂窝的时候,算力的要求很高。”邬贺铨称,虽然能够想象AI在抵消多蜂窝干扰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但实际能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也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做人工智能应用需要投入成本,获得的回报能不能足以平衡成本,还需衡量。此外,目前的大模型本身存在可解释性不足,有一些不一定形成可信的解决方案,还需要人为检验。
不过,邬贺铨也指出,目前新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模型量化、模型剪辑等方式,将大模型压缩到手机上,当这种推理能力包括对应的算力下沉到终端的时候,就可以不必上云,而是通过离线方式以低成本、低时延、高隐私、个性化地应用。他认为,这将有助于增强用户生成内容的能力,带动新一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他还提到,4G时代的出现带动了短视频的发展,但近几年手机在基带处理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变化的都是照相之类能力的变化”。他乐观地表示:“未来我看好AI下沉到终端,可以带动用户生成能力的发展。”
邬贺铨强调,6G的发展应更加关注大众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只追求小众场景的高指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6G的标准往往只注意到那些特定的要求,提了一堆特定要求的高指标。我建议3GPP研究标准的时候,要研究一些专门针对刚需大众使用的合理的要求,主要的6G系统设计先瞄准服务于并不那么高要求但是满足大众体验感受的。”
在他看来,虽然全息、感官互联、3D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能够反映6G的宽带水平,但“不是大众的刚需,而且不是手持终端的应用”。他进一步解释,“现在的手机终端打开屏幕也不大,2K、4K、8K没有多大区别,运动状态观看也不合适。”邬贺铨呼吁行业应更加务实地推进6G的发展,“未来的6G终端应该是多样性的,一般终端只需要支持大众的刚需。对于一些特定要求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距离通信连接到固定网络或者边缘计算上获得计算能力。”他强调,行业应优先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确保6G技术真正服务于大众。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邬贺铨院士:“人工智能+6G”挑战很多,不宜乐观
11月13日,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6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成为本次大会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主旨演讲环节中指出,我们需要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对6G系统的影响,但目前还不宜过于乐观,就
2025-01-21 12:59:31
记者探访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京西智谷”智算中心
通用智能人“通通”未来将拥有社交能力工作人员介绍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新京报记者探访“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图为服务器内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
2025-01-21 12:39:27
成都发布人工智能三大榜单,推出供需对接机会清单
11月12日,2024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会上重磅发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2024)》《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百强产品》三大榜单
2025-01-21 12:19:18
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11月12日,2024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活动举行。会上重磅发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2024)》《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百强产品》三大榜单,多维
2025-01-21 11:59:18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开幕高新技术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安全等热点问题
11月14日,以“科技引领发展 产业融合聚变”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高交会共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展,
2025-01-21 11:39:15
多名院士探讨“AI4S”:AI将改变未来科研范式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颁给了AI相关领域,被简化为“AI4S”的AI for Science(AI用于科研)理念也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重点关注。11月4日至6日,2024科学智能峰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张锦、龚新高、汤超等
2025-01-21 11:19:15
今日热榜
马来西亚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
2024-12-19 16:44:28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首届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2025-01-16 15:45:46谷歌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2024-12-19 16:43:53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9大前沿领域,2024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颁奖大会在静安举行
2024-12-19 17:08:14花6.5万元购“AI数字人”直播带货被禁播?买家能解约吗?法院
2024-12-19 21:30:55通用人工智能国赛为何连续两年落地安徽?
2024-12-19 23:31:31新华网评:AI技术不应用来造谣生事
2024-12-20 06:52:57首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2024-12-20 13:34:15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在即
2024-12-20 14:14:25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