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因“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社会繁荣影响的研究”,MIT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MIT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A·罗宾逊(James A.Robinson)共同获得这一奖项,三人将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47万元人民币)奖金。
达龙·阿西莫格鲁1967年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等。阿西莫格鲁被认为是一位支持监管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义者,他常常对**问题、贫富差距和许多具体政策发表评论。
詹姆斯·A·罗宾逊出生于1960年,现任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教授。罗宾逊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学与比较**学、经济与**发展,他利用严谨的统计方法和案例分析来研究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对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尤为关注。
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一起编写了《国家为什么失败》等著作,对国家经济的讨论造成了深刻的学术与舆论影响。
西蒙·约翰逊1963年出生于英国谢菲尔德,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与阿西莫格鲁合著了《权力与进步》一书,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更注重基础理论贡献
“在诸多经济学家中,阿西莫格鲁不仅研究领域覆盖范围广,且其研究成果影响力大。”上善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前香港大学金融系教授夏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阿西莫格鲁的研究范围覆盖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领域,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IDEAS,阿西莫格鲁的论文引用率在经济学家中排名第三。“作为阿西莫格鲁长期合作的搭档,罗宾逊和约翰逊也具备相当的研究实力。
前几日,已经颁布了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均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因此,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或将颁给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因最有影响的研究集中于机器学习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学教授苏珊·阿西(Susan Athey)曾被业内认为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逾十年,但相对来讲,经济学中还存在许多更具价值的研究领域。”夏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经济周期、经济波动、企业竞争等仍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主流课题。
“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尽管经济学家对于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产生重大的理论突破。”香港致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肇越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人工智能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经济学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特征,其基本理论源于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科产生关联还尚需时日。目前阶段,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体现在数量分析和模型优化等方面,还难以形成重大理论突破。
肇越表示,尽管这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先后颁发给不同细分领域的经济学家,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奖项选择了那些对于经济学基础理论有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肇越举例说,人工智能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可能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的课题,而就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想要出现基本原理方面的重大进步,行业还有必要继续创新。
肇越总结道,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往往存在3个共性——长期从事基础理论教学而非研究机构研究、对原创基础理论具备较大贡献、不追求当下热点但研究成果来自对现实的观察。
评奖角度日益多元
“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遍较难预测,但不可否认,该奖项的评选角度越来越多元。”夏春称。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表彰她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
夏春还指出,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有年轻化趋势,且更加关注女性学者。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颁发了56次,共有96人获奖,其中3位女性获奖。96位获奖者中,最年轻的获奖者是2019年的获奖者之一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时年46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的获奖者之一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时年90岁。
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加具备包容性。“阿西莫格鲁是鲜有的对技术进步持悲观态度的经济学家。”夏春指出,阿西莫格鲁也是一位劳动经济学家,但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仅不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反而在大多数时候会给底层劳动者带来痛苦。阿西莫格鲁在此前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论文中指出,未来AI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能并不大,预估今后十年A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上限不超过0.66%。
在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合著的《权力与进步:科技变革与共享繁荣之间的千年辩证》中,两人回顾千年技术进步史,一改学界传统的乐观观点,指出技术进步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给劳动者带来的都是更悲惨的结局,而技术进步带来的高产出由权力拥有者占有和支配。相反,大众津津乐道的技术进步带来的乐观结果,反而是一种少见的现象。
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还在著作中表示,AI将带来大量的网络虚假信息等其他负面影响。“两位学者的观点非常深刻。我们只记住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美好,忘掉了这一过程中经历的遭遇。”夏春补充道。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工智能不会大幅提高生产力
10月14日,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因“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社会繁荣影响的研究”,MIT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MIT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A·罗宾逊(Jam
2025-02-07 11:54:27
第44届海湾信息技术展在迪拜开幕人工智能成焦点
当地时间10月14日,第44届海湾信息技术展在阿联酋迪拜开幕。为期5天的展会吸引了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余家企业参展。本次展会共分为5大主题,包括科技投资、超级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未来主义等
2025-02-07 11:34:18
青岛科创高地!风语筑最作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即将呈现
青岛科创高地!风语筑最作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即将呈现 01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青岛科创新地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和重
2025-02-07 11:14:09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在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发布
10月14日,在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2025-02-07 10:53:59
动漫如何数字化转型?这些最新AI技术告诉你
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通报本届动漫博览会定于今年10月24日至27日,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并介绍了推动动漫产业
2025-02-07 10:33:53
计算机行业:人工智能红利有望加速释放
人工智能正在持续进化,AI革命将对IT产业带来深远影响。目前,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革命的奇点时刻,将对IT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2024年全国两会首提“人工智能+”,《政府工作报
2025-02-07 10:13:52
今日热榜
马来西亚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
2024-12-19 16:44:28中美AI竞赛开启:既决高下,也决生死
2024-12-31 12:33:04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鸟儿报到,AI知晓
2025-01-13 14:42:17首届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2025-01-16 15:45:46聚焦企业出海、人工智能等热点,安永携首发新品亮相进博
2025-01-23 16:53:27路演开启!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最新成果→
2025-01-24 12:32:30谷歌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2024-12-19 16:43:53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9大前沿领域,2024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颁奖大会在静安举行
2024-12-19 17:08:14花6.5万元购“AI数字人”直播带货被禁播?买家能解约吗?法院
2024-12-19 21:30:55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