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今年的**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政策部署上,多项针对数字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算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建设产业集群试验区的措施陆续规划落地,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从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到应用层,我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正加快构建与完善,并逐渐在部分城市、细分领域跑出产业“加速度”。
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布局方面,在产业链上游,作为发展底座,算力、算法和数据等基础层产业成为近来业界投资重点。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点亮、京津冀最大绿色算力中心的投产运营、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在上海诞生……全国多地正在加速算力中心的布局和落地,为AI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在用算力中心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 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同时,算力芯片行业正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华为、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国内企业已经在算力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基础层的加持下,模型层和应用层正加速发力。
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国范围内已有197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备案,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占比分别为31%、69%,行业大模型涉及教育、金融、办公、政务和医疗等领域,并向传媒、招聘、家装、心理等更广阔的场景延伸,行业大模型的类型愈加丰富。
应用方面,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最早、最成熟的领域,图像和语音识别应用已趋于成熟,广泛的应用场景有望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收入潜力。
同时,AI产业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天风证券研报整理,图像和语音识别、AR/VR硬件、AI芯片与算力、自动驾驶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等领域成为融资最活跃的赛道。
将人工智能变为地区发展潜能
加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建设,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旨在带动AI对产业升级的牵引,并将拓展应用场景作为关键内容。
例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底,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此外,深圳市工信局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打造场景应用先锋”;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底,520项依申请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少填少交智能审”,“小申”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80%,集中纳管高频算法模型超100个、数源目录超200个。
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护航AI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聚焦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等七方面重点方向,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沿着产业发展路径,AI产业在各地持续“开花结果”。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高地,北京获备案的大模型有82款,占全国超四成,文心一言、智谱清言、月之暗面kimi等已成为面向公众服务的大模型明星产品;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北京已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332家,占全国4474家的近三成;从上游的算力、数据到下游的应用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上海徐汇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千亿产业集群;成都已拥有超900家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超40%,预计今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从“热话题”真正转化成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燃机”。随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加快构建、全社会对于ai应用需求的提升,相关细分领域将迎合市场跑出“加速度”,同时催生产业链虹吸效应,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步履铿锵“燃”动产业变革新引擎
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在政策部署上,多项针对数字基础设施
2025-02-11 11:09:50
苹果研究人员质疑AI的推理能力:简单数学问题稍作改动就会答错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生成人类水平的文本,甚至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人类的表现。然而,研究人员对 LLM 的推理能力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这些模型在解决简
2025-02-11 10:49:47
诺贝尔奖将AIforScience推上风口,这个科研范式改变了什么?
在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接连发布后,比起这两个领域更兴奋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与关注者。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
2025-02-11 10:29:46
百度首页AIGC工具导航电子科技大学首批建设超100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
在高校,教育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10月11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日公布首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本科教学教改项目立项名单,103个人工智能赋能项目获立项。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构建人工智能技术
2025-02-11 10:09:44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9位学者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 8217;s Top 2% Scientists 2024),孙长银、Anders Lindquist、宋永
2025-02-11 09:49:41
2024大学生AI艺术季在京开幕探索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以“艺智同构,共创美学”为主题的2024大学生AI艺术季在北京拉开帷幕,鼓励大学生与青年创作者以技术创新引领艺术创新,以艺术理念反哺技术发展,将科技艺术融入人才教育,探索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融合共创的
2025-02-11 09:29:41
今日热榜
水滴打造AI大模型保险质检解决方案
2025-01-17 10:43:34马来西亚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
2024-12-19 16:44:28中美AI竞赛开启:既决高下,也决生死
2024-12-31 12:33:04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鸟儿报到,AI知晓
2025-01-13 14:42:17首届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2025-01-16 15:45:46聚焦企业出海、人工智能等热点,安永携首发新品亮相进博
2025-01-23 16:53:27路演开启!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最新成果→
2025-01-24 12:32:30谷歌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2024-12-19 16:43:53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9大前沿领域,2024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颁奖大会在静安举行
2024-12-19 17:08:14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