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脸支付到自动驾驶,从做咖啡到编代码,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持续刷新着大众的生活体验和生产方式。2024年,发展人工智能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2024年**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今年2月,***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提出开展AI+专项行动,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的是各行各业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在概念和实践层面都是一脉相承的。“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各行各业、赋能千行百业。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未来人工智能也将成为基础设施,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离不开人工智能。”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也向央广网记者介绍,人工智能是具有基础设施特征的一种技术体系。因此,“人工智能+”的“+”,不只是“加法”的“加”,也体现在赋能和基础设施的作用。“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叠加任何产业和应用。”例如,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场景的代表之一,自动驾驶既是人工智能与多种技术的集成,也是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切入口。据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磊介绍,目前北京正在进行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的规划,初步考虑能够覆盖北京四环到六环之间的平原新城大部分面积,这样就可能具备初步推动全面商业化落地的基础条件。去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建设集成多种设备及功能的智慧杆柱,感知收集动态、静态交通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当前,智慧工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诸多领域的智能化进程已成为“人工智能+”的探索实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7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达4482家。在刘刚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几乎将“+”所有。“人工智能属于通用技术,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实践,不仅是作用于经济领域,还涉及国家安全、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管理等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人工智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支撑和物质基础。”为创造“杀手级”应用创造可能近来,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想象空间。“人工智能是一种类脑智能,属于我们在人的智能之外创造的一种智能,可以部分替代人的智力活动。”刘刚补充道,所有需要智力的地方,都可能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以打造智慧城市为例,首先需要感知系统,相当于我们的眼和耳,能够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变化。感知系统后还需要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这三个系统建起来实际上就是城市大脑的概念。比如智慧交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涉及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刘刚告诉记者。对于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在今年全国**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方面的巨大潜能。他建议,统筹推进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夯实“AI+”发展根基。以推进AI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核心环节为方向,聚焦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领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助手、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一批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创新应用。同时,全面审视技术基础架构、数据、模型、应用的安全规范和技术策略,系统锻造AI安全能力,布局内生安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刘兴亮表示,在产业端,“人工智能+”将促进跨产业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例,把行业大模型应用到制造业生产中,相当于为生产设备装上眼睛和大脑,让原本按部就班进行规定动作的生产线具备了感知、理解等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同时,“人工智能+”还将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比如老百姓通过智慧导诊工具,可以更便捷更准确地完成挂号;再比如将城市摄像头和巡逻车上摄像头的数据联动,能够更及时精准地发现、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等。”此外,刘兴亮指出,推动“人工智能+”,除了要在数据、算力、算法等基础支撑上下足功夫,也亟需政策的激励和人才的储备。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变化?在刘刚看来,人工智能为创造“杀手级”应用创造了可能。“颠覆性变化往往出现在规模化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会促使技术和知识重新组合,在组合过程中会产生颠覆性技术,这种颠覆性技术会带来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为下一代“杀手级”应用创造可能
从刷脸支付到自动驾驶,从做咖啡到编代码,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持续刷新着大众的生活体验和生产方式。2024年,发展人工智能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25-02-17 12:10:31
对华AI竞争,美国电力不给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4日文章,原题:要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我们需要远比现在更多的电力 在我们可使用最先进微芯片并运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AI)模型之前,美国需要像州际公路那样的电力走廊为数据中心
2025-02-17 11:50:30
AI投流卷哭创业者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 认为,AI 时代将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创业公司,即一个人也能做成一家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AI 创业者们先被高额的投流成本挡在了门外。用 AI 创业者赵
2025-02-17 11:30:27
AI底层逻辑(1):离超级人工智能到来还有多远
【写在前面】从今天开始,连载几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是我自己2017年写的科普文章。当时是AlphaGo横空出世,带起一波人工智能热潮,今天人们讨论的很多问题,例如“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
2025-02-17 11:10:25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释放了哪些信号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
2025-02-17 10:50:21
AI浪潮激活市场有效需求上市公司持续创新锻造发展韧性
9月25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业集体路演”系列活动——以“通信智连新突破”为主题的通信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中路演在线上举办,深交所中瓷电子、润泽科技、亿联网络、锐捷网络等公司,北交所创远信科等公司参
2025-02-17 10:30:20
今日热榜
科大讯飞“牵手”中国华能集团,打造人工智能赋能能源电力行业典型示范
2024-12-27 15:57:44水滴打造AI大模型保险质检解决方案
2025-01-17 10:43:34马来西亚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
2024-12-19 16:44:28中美AI竞赛开启:既决高下,也决生死
2024-12-31 12:33:04通用人工智能,是个啥智能?
2025-01-06 17:44:07鸟儿报到,AI知晓
2025-01-13 14:42:17首届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2025-01-16 15:45:46聚焦智慧民航|人工智能:推动民航业发展的新一代“隐形引擎”
2025-01-23 13:52:32聚焦企业出海、人工智能等热点,安永携首发新品亮相进博
2025-01-23 16:53:27路演开启!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最新成果→
2025-01-24 12:32:30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