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7月26日参加了北京市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解读会,了解到此次计划旨在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
7月26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市发改委联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召开《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行动计划》将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五大领域打造标杆应用。《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是今明两年,也正是考虑到要加快应用落地,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要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
推出百个优秀行业大模型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医疗、教育、文化、金融、消费、城市运行等领域融合渗透,生产生活的含‘智’量也在不断提升,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北京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在会上表示,为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北京发布了此《行动计划》。
据介绍,北京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全、产业规模最大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全国乃至全球首创的科技成果,带动相关行业提质、降本、增效,提升实体经济效能,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目前,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183款)比重超四成,全国第一。
林剑华表示,《行动计划》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谋划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具体来看,将重点突出示范引领,着力打造若干标杆示范应用,进而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赋能千行百业,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有效路径;突出快速迭代,充分适应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演进的特点,既抓基础模型的快速迭代,也推进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突出共建共享,构建主管部门、属地、行业用户、模型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高效匹配算力资源等。
据《行动计划》发展目标,2025年底,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五大领域打造应用新生态
《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工程,促进大模型核心理论与技术突破,增强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
据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将整合创新资源,结合真实场景需求,推出融合具身智能的机器人,以应用牵引具身智能迭代演进。搭建具身智能应用试验场,验证物流仓储、生产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科研探索等场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性能,持续提升具身智能的智能水平。
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将重点汇聚北京市优质教学案例、讲义素材、施教方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公序良俗常识等教学知识,培育跨学科、跨学段的教育大模型平台,提供智能备课、课件生成、课程分析、学习跟踪、家校联动等辅助工具,平衡班级制授课和个性化学习,为教师减负提效。
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将构建医疗监管机制创新、医院与医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以及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的三者合一“北京医生”医疗大模型平台。探索医生与医疗智能体协同机制,优化导诊服务、在线问诊、处方生成、用药咨询、慢病管理以及家庭智能医生等医疗辅助服务,推动互联网医院向人工智能医院升级。
在“人工智能+文化”领域,将汇聚文学作品、历史建筑、文化遗迹、景点信息等优质文旅数据,支撑文化大模型服务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个性化、高效且便捷的文旅服务。
在“人工智能+交通”领域,将基于大模型生成道路、车辆、人流、天气等仿真数据,加快自动驾驶仿真训练,优化车路云网一体化技术路线,探索FSD、ASD等单车智能技术,建设智能、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网络。
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
除了标杆应用工程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示范性应用、商业化应用和联合研发平台建设。
据悉,示范性应用将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电力保障、内容安全等10个行业细分领域,支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联动结对,突破场景落地共性难点,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
商业化应用则将从小切口、实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革新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面向教育、医疗、文化、交通、政务、工业、金融、营销、司法、传媒、能源、影视、游戏、园林绿化等行业细分应用场景,支持大模型企业、系统集成服务商、行业用户等开展多项大模型应用研发,培育一批大模型商业化应用。
同时,将布局建设一批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介绍,今年4月,在中关村论坛上启动了平台征集工作,目前征集数量已在300个左右,正在组织首批平台建设。将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建设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
“下一步,本市将对《行动计划》中明确的标杆示范应用场景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通过动态储备、滚动实施的方式,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林剑华说。
北京的《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全市甚至全国带来重大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提升。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北京“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发布,大模型应用落地加速
北京市发布了2024—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重点推动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大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加速智能化进程。
2025-05-03 21:14:39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超2000亿元,打造“AI+”示范城市
近年来,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产值超2000亿元,拥有多家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成为“AI+”示范城市。
2025-05-03 20:54:29
非洲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探索与挑战应对
探讨非洲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前景,包括技术应用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2025-05-03 20:34:27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机会,慧博云通加强自身能力体系与研发布局
慧博云通通过多年积累,专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提供定制化大模型解决方案,涵盖对话式运营、智能招聘和金融风险预警等功能,与百度智能云等合作深入推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能力,扩展全球AI应用市场。
2025-05-03 20:14:18
新加坡AI生成照片政府援助引发争议,财政部回应改进
新加坡财政部使用AI生成家庭照片宣传援助计划,引发社会争议。财政部回应称将改进,听取反馈并调整政策。网民对AI照片的真实性和效果表达了不同看法。
2025-05-03 19:54:12
山东第四届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技能竞赛报名截至9月30日!
2024年山东省举办第四届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通知,竞赛分职工组和学生组,包含7个项目,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2025-05-03 19:34:07
今日热榜
《爱、死亡与机器人》司马华鹏用AI重新定义生命的边界
2024-12-30 17:18:22语文学习新解法:海豚AI学用科技因材施教
2025-01-06 17:23:58华为云:构筑AI技术生态助推智能经济发展
2025-01-09 17:47:02“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今天开幕全面聚焦人工智能
2025-01-15 10:08:24国网克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赋能输电线路巡视缺陷识别应用
2025-01-15 11:48:49阿里海外,要靠AI打响效率之战
2025-01-15 15:09:37AI时代,为什么「超级有用」比「超级应用」更重要?
2025-01-15 17:50:14《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发布
2025-01-16 12:45:10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初冬开赛信息科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2025-01-16 14:05:21云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科技作品”专项竞赛暨第四届中国移动“梧桐杯”大数据创新大赛云南赛区决赛顺利落幕
2025-01-16 14:25:24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