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睹北京市“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发布的见证者,我深感这不仅是一项宏大的计划,更是一次未来科技的重大探索。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为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大模型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迭代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实施。7月26日上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召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全面解读了《行动计划》编制背景、总体考虑及主要内容等,并回答记者提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工作进展情况。
“AI+”时代到来,如何以人工智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发改君这就带大家前往发布会现场——抢占科技制高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方面从算力、数据、算法三要素不断推进大模型攻关;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大模型行业应用,通过应用验证反哺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北京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全、产业规模最大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全国乃至全球首创的科技成果,带动相关行业降本、增效、提质,提升实体经济效能——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比重超四成,位列全国第一。瞄准“三个突出”,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图林剑华介绍,《行动计划》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依托北京市大模型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引导、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开放合作的原则,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谋划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在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三个“突出”——突出示范引领对标国际领先,通过主动组织,选取资源要素丰富、基础相对成熟、发展潜力较大、带动效果显著的重点领域,充分依托市场机制,形成算力、数据、模型、应用融合发展闭环,着力打造若干标杆示范应用,进而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赋能千行百业,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有效路径。突出快速迭代充分适应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演进的特点,既抓基础模型的快速迭代,又推进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为2024年至2025年,加快推动应用落地的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将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突出共建共享构建主管部门、属地、行业用户、模型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围绕行业需求,汇聚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高效匹配算力资源,强化用户互动,不断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形成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打造大模型行业应用创新生态。围绕“六个方面”,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打造标杆应用工程依托首都优势行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5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应用工程,促进大模型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构建示范性应用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电力保障、内容安全等10个行业细分领域,支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联动结对,突破场景落地共性难点,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推广商业化应用从小切口、实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革新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依托行业企业,培育一批大模型商业化应用。建设联合研发平台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建设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保障措施围绕算力、数据、算法、资金、平台、人才等应用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提出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政策解读和配套保障工作,通过动态储备、滚动实施,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场景建设推动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北京市及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预示着未来AI技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的新时代的来临。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
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旨在率先打造AI原生城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速大模型应用创新与落地。
2025-05-06 09:45:03
AI生成数据训练AI可能导致模型崩溃
研究显示,使用AI生成的数据集训练未来几代机器学习模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模型崩溃”,使模型输出变得不相关甚至荒谬。了解生成式AI工具对模型训练的潜在风险与挑战。
2025-05-06 09:24:54
美媒:中国AI缩小与美国差距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正迎头赶上美国,通过开源技术和创新策略缩小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本文探讨了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全球影响。
2025-05-06 09:04:49
AI推动存储行情分化,HBM和SSD竞争激烈
AI技术催化存储行情变化,HBM和SSD产品需求拉升。数据中心需求火爆推动HBM市场,而消费电子市场仍处低迷状态,存储行情表现分化明显。
2025-05-05 22:55:06
数字化支撑AI加持,中国科技改变百年奥运
中国科技在巴黎奥运会上通过数字化和AI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奥林匹克转播的方式和观赛体验,推动奥运迈入全新时代。
2025-05-05 22:34:57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报989.8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寒武纪等
金融界7月26日消息,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报989 84点,近一个月微跌,涵盖寒武纪等前十大权重公司,反映科创板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表现。
2025-05-05 22:14:50
今日热榜
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今日开幕
2025-01-15 10:48:35《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华工发布
2025-01-16 15:05:31AI造谣乱象“野蛮生长”?专家:可设置敏感关键词禁止生成显著违法信息内容
2025-01-15 10:28:26云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科技作品”专项竞赛暨第四届中国移动“梧桐杯”大数据创新大赛云南赛区决赛顺利落幕
2025-01-16 14:25:24中国大模型助力AI技术更开放更高效
2025-03-17 10:28:27AI端侧爆发,桌面机器人迎量产,产业链上市公司加码“抢鲜”
2024-12-24 14:45:31AI推理时代来了?ASIC被看好
2024-12-25 13:48:15《爱、死亡与机器人》司马华鹏用AI重新定义生命的边界
2024-12-30 17:18:22国网克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赋能输电线路巡视缺陷识别应用
2025-01-15 11:48:49AI眼镜风口来了!剑指千亿级规模、百万台销量,小度狂飙
2025-01-22 10:19:37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