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这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典范。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如何运用Python编程处理图像,还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我们的专业领域。
人工智能风之强劲,正吹向多个行业和领域,艺术类专业也不例外。今年2月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人工智能通识课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全体新生推出。在学完30个学时后,美术史论专业大一学生康文倍已经能够从人工智能技术角度来欣赏艺术品展览了。未来,她还想通过AI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人学AI”怎么实现,大学生们能通过它获得什么?“学生迟早要掌握的技能”7月初的一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机房里,一堂名为《人工智能导论》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正在此展开。来自美术史论、工业设计、建筑学理科、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的50名大一学生正端坐在电脑前,边听老师讲解,边动手操作。孟祥敏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教研室教师,她正教给学生用一种科学计算库,在python编程软件中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因为面向的大都是艺术生,授课过程中,她特别加入了一些AI绘画相关的内容,为后继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7月初的一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机房里,一堂名为《人工智能导论》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正在此展开。这是该校本学期开设的最后一节人工智能通识课。就要结课了,美术史论专业的大一学生李盈盈已经初步具备了把抽象物质概念转化为具体视觉元素的能力。但刚开课时,她也和多数同学一样发怵,“老师刚让我们下载软件时,总担心弄不好。现在逐渐了解编程和算法是怎样运行的,也能通过Python编程软件进行简单操作和应用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对我们专业来说还挺实用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一学生孙妍介绍,在选材方面,人工智能通识课不仅教会她们调取材料库里的素材,而且不需要她在调研阶段做很繁琐的数据统计,提升了创造性和工作效率。很多人好奇,艺术类院校怎么还搞人工智能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顾群业给出了答案:“这是我们学校进行学科升级的路径,我们是文科院校,新文科怎么发展?我们的思路是和工科结合,拥抱新技术。”据顾群业介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艺术类院校中第一个把人工智能应用确定为学校发展战略的学校,学校党委从战略层面做顶层设计,在全校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赋能教育教学的艺术类院校,他们规划了系统、课程、平台、模型、教材、师资等六个方面,并不局限于开设一门人工智能通识课,而是要把人工智能推进所有专业、渗透到所有课程里去。人工智能,在顾群业眼里是“新质生产力”,更是学生迟早要掌握的技能,“应用”则是他们艺术类院校师生对人工智能的定位,“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设计效率、促进设计转化,未来还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产生大量教学成果作为国内率先“试水”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艺术类院校,早在2023年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就察觉到了深层次人工智能工具将会给设计艺术带来的深远影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轩书科介绍,在去年6月邀请专家论证后,当年9月就面向全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选修课,目的是为了探索《人工智能导论》这门通识课的可行性。2024年2月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正式面向大一的1900名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我们一开始只是倡导,没有强制,因为实际情况会很复杂。比如纯手工艺专业学生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是需要探讨的,不是我们一拍脑瓜就能决定的。”顾群业表示,作为首批“吃螃蟹”的艺术类院校,他们一方面依托学校教师力量,另一方面邀请科技公司办讲座,但具体到应用层面更多还是靠老师们自己摸索,“研究很‘吃’时间,好多教师成宿不睡觉,靠着极大热情投入相关实践。”当人工智能嵌入到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会为教学和设计行业带来哪些影响?“通过模型训练,我们用潘鲁生民艺馆收藏的布老虎,生成了一系列结合当下生活方式的创新布玩具。我把图片发给一个专门做布老虎的民间艺人看,他很惊讶地说:你这是要抢我们饭碗吗?”顾群业认为,AI的出现并非“抢饭碗”,而是为民间艺人赋能,“多数传统的手艺人没有能力创作玩具新样,AI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原创难题。”
通过模型训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用潘鲁生民艺馆收藏的布老虎,生成了一系列结合当下生活方式的创新布玩具。一如布玩具设计新样的出炉,人们眼里“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实际生活中。顾群业介绍,比如投标过程中,乙方在提案阶段就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方案向甲方提案了,随后再根据甲方反馈的意见进行快速修改,这在商业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无论是布老虎还是投标方案的生成,AI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当人工智能渗透进艺术类课堂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的大一学生公姿艳感受到了艺术和技术融合的魅力,“写论文时,人工智能交互能提供给我一些借鉴,在我实在没有好想法的时候,它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思路和方向。”顾群业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这个学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还专门开设了AI+民艺课,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赋能民艺转化,“根据潘鲁生民艺馆的藏品提取图案,转化为现代图案或产品,产生了大量的教学成果。”计划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合作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艺术类专业课,终点或归宿是什么?“增加就业竞争力。”顾群业脱口而出。据他介绍,从企业招聘情况来看,懂人工智能的应届生机会更多,这一点在游戏行业体现得特别明显。比如原来游戏公司要10个原画师,现在只要两个就够用,因为留下的这两个懂AI,原画岗位在招聘的时候,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会不会AI?”。顾群业说:“假设我们学生从现在就开始掌握这项技能,是不是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人工智能通识课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在轩书科看来,人工智能通识课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基本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把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应用于专业课学习中,帮学生打好深入应用的基础。此外最重要的,则是教会学生使用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亮点是探索人工智能怎样和专业课结合,学生要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专业课学习,为专业发展赋能。经过近半年学习,学生们已经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还学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应用。“我们加强课程的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计划联合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开展师资培训,使课程教学能够紧跟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轩书科说。作为第一所“吃螃蟹”的艺术类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开始也面临着没有师资、没有教材的现实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陆续得到了解决。据了解,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组织国内高校规划了一系列教材,其中就有他们编写的适合艺术类学生的《人工智能导论》。据顾群业透露,这本教材已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合同,“今年入学的新生,明年3月就能用上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了。”在顾群业看来,把人工智能引入教学,已经不是“1+1>2”的问题了,这是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利器。只要掌握了这个利器,他们就会比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抢得先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这样,要让我们的学生抢得先机。”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的潜力和应用广泛性。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为艺术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期待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创新和贡献。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山工艺美术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风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正将艺术与技术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机会从人工智能角度审视艺术创作和设计。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还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增添了竞争力。
2025-05-09 15:51:45
中国AIPC行业研究报告
2020-2023年中国笔电出货量呈下降趋势,PC厂商亟需从产品形态、软硬技术、需求场景等角度寻求新的增长机会。而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技术的到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学习泛化与内容生成能力,高质效加速了各行各业
2025-05-09 15:31:42
微软亚马逊挖AI独角兽核心团队遭调查
今年,微软和亚马逊分别挖走AI独角兽Inflection和Adept的核心团队,引发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美国FTC和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已展开调查,对这些交易是否规避并购披露要求进行审查。
2025-05-09 15:11:33
奥飞娱乐孵化AI孪生数字人“喜羊羊”引领沉浸式体验
奥飞娱乐最新动态:公司孵化首个AI孪生数字人“喜羊羊”,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和个性化体验,结合前沿技术与文化产业变革。
2025-05-09 14:51:30
北京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建设
北京门头沟区正在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高地。文章介绍了门头沟区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方面的多项政策和举措,包括京西聚智计划、智谷计划等,旨在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系统,吸引和留住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
2025-05-09 14:31:21
中电联周丽波:人工智能充电设施网络应用
周丽波指出,人工智能和智能运维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充电设施网络,适应高效服务需求,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本文报道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在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网新质生产力发展交流研讨
2025-05-09 14:11:12
今日热榜
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今日开幕
2025-01-15 10:48:35《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华工发布
2025-01-16 15:05:31AI造谣乱象“野蛮生长”?专家:可设置敏感关键词禁止生成显著违法信息内容
2025-01-15 10:28:26云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科技作品”专项竞赛暨第四届中国移动“梧桐杯”大数据创新大赛云南赛区决赛顺利落幕
2025-01-16 14:25:24中国大模型助力AI技术更开放更高效
2025-03-17 10:28:27AI端侧爆发,桌面机器人迎量产,产业链上市公司加码“抢鲜”
2024-12-24 14:45:31AI推理时代来了?ASIC被看好
2024-12-25 13:48:15AI眼镜风口来了!剑指千亿级规模、百万台销量,小度狂飙
2025-01-22 10:19:37聚焦人工智能,“海淀之夜”发布新产品新成果
2025-02-24 13:53:48爱上AI为何易如反掌
2025-03-27 13:35:03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