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上线感到无比兴奋。这是一次融合AI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探索,花费了数月时间精心打磨每一个镜头。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超前点映那天北京大雨,中影国际影城cinity 7号厅座无虚席,导演陈坤给观众鞠了一躬。5集正片,总时长15分钟,陈坤花了2个月制作这部作品,快手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提供技术支持。7月13日18?00,国内首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微短剧上线后,网友“爱了”,在线催更。
当下,Sora还是“期货”状态,视频生成大模型的内容样本不多,快手和陈坤团队给科技圈和影视圈打了个样。对于这场AIGC+影视的试验,影评人认为效果出乎意料,制作方和快手承认技术还有成长空间。吃螃蟹需要勇气,摸着石头过河不是坏事。
“AI一天,人间一年”
7月14日18?00,《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第二集更新,这部画面完全由AI制作的奇幻微短剧,播放量增长到237万次,在一众现实题材、古装爱情等类型微短剧中很显眼。
做一部AIGC微短剧的想法是2023年的事,2024年初陈坤团队就拿出第一版预告片时,“不论是我还是快手,都不满意”,7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版本是双方迭代过很多次的结果。
为了让观众看到AI这半年的进步,陈坤用一条1分50秒的视频把迭代前后的结果公布于众,还将剧集的预告片重制了一遍。跟原版相比,怪兽的动作流畅性、人物间的互动等有了明显提升,这一版内容基本都由可灵生成。
上线前的点映也是一场考验,本应该在手机上观看的微短剧要在大屏幕上放映,会把所有缺陷呈现出来,陈坤难免忐忑。
按他的标准,这部剧只有70%—80%的镜头抗住了大屏幕,准确地说是达到了最低要求,还有20%—30%的镜头需要技术的进步。影评人谭飞认可这个比例,“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有些镜头纤毫毕现。在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还有进一步调试、改进的空间”。
“技术在没有人物、场景一致性,人物表演等达到高度可控和高度精确化的前提下,可能不适合呈现非常复杂的故事。”陈坤也承认还有进步空间,不过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答卷。
参与其中的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快手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负责人万鹏飞亦不排斥让观众打分。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预告片播放量581.1万,点赞数3.8万,高出快手星芒短剧频道其他预告片。
不能闭门造车
这是共创的过程,也像是锤子和钉子的关系。
“非常感谢优秀的创作者,他们让可灵的技术能以非常好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也指出了可灵改进的方向。”万鹏飞多次强调了可灵和创作者共创的必要性。
6月中旬,快手面向用户免费内测可灵,用户输入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描述,再等待约3分钟,就能看到由可灵生成的视频,可自行选择超现实主义、极简等风格。
“可灵能够呈现出复杂的物理规律效果,例如筷子夹面以及塞进嘴巴、咀嚼等过程,甚至包括面部动作都能够进行呈现。同时,可灵的视频大模型能够比较好地呈现出运动画面。”万鹏飞介绍。
比如水神共工从山里站起来的镜头,第一帧是共工在山里露出半个身子,最后完全从山里站起来,这包括立体的转体动作、飘逸的头发、山石的移动等。通过可灵,陈坤团队将所有镜头重制,“作为AI创作者,看到这些技术都会非常兴奋”。
制作流程和周期的变化同样明显可见。“过去我们做传统影视,外拍需要100多人的制作团队,包括演员、摄影、灯光、音响、剧务、服化道等。现在全片没有一个画面是真人拍摄,服化道也可以通过AI生成”,陈坤透露,同样体量和质量的短剧,过去无论是以实拍还是动画制作的形式,制作周期最少需要3—6个月,《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制作只花费了2个月。
边走边发展
“新物种,大家多包涵”,陈弋弋和万鹏飞同意陈坤给AIGC微短剧的定义。
2月OpenAI的Sora将大模型竞争拉至视频生成的高度。“表面上是技术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应用的综合比拼,谁先找到钉子就能证明锤子的价值。”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认为,“从用户的角度看,文生视频的场景比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更容易找得到,因为娱乐是用户天然的需求。”
过程总是比结果更难预测。即使观察者能认同文生视频+影视的可行性,但这种结合具体是什么样子只有时间能拨开迷雾。
AIGC+短剧是不是一个赛道?陈弋弋不敢肯定,“作为一种技术,AIGC和产业的结合有两种方式。生成一条专有的赛道,大概率会是玄幻、魔幻这样的内容。或者把AIGC当作工具来使用,跟短剧所有品类结合”。
当下,陈弋弋给不了答案,“我们跟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和创作者的反馈,不断调整策略”。每天约有超2.7亿用户在快手观看短剧,播放量过亿的短剧有300多部,超10万创作者进行短剧相关的内容创作。“星芒短剧内容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怎样把产能提起来?”陈弋弋透露了快手的两条路,增加更多创作者、帮助现有创作者提升现有效率,“这两条路有个共同的解法:更好的技术”。
尽管面临技术挑战,我们在每一次迭代中都看到了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AIGC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AIGC爆改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首播火爆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是首部采用AIGC技术制作的超前点映微短剧,由陈坤执导,快手技术支持。观众热情高涨,影评人认为是技术和创作的成功融合。
2025-05-13 11:59:12
油气田有了“AI超级大脑”
给油井安装一个“黑匣子”,后台即可实时查看数据,并自动完成各项操作。对一直以来依靠人力巡检的石油工人而言,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如今人工智能(AI)让梦想照进现实。不久前,位于渤海畔的大港油田研制“基于
2025-05-13 11:39:06
元宇宙白皮书发布,凌云光等参与编制
2024年7月14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元宇宙技术(2024版)》。该白皮书由多家知名高校和企业参与编制,涵盖元宇宙的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及安全治理。
2025-05-13 11:19:05
AI视频引爆网络:CP党的首场工业革命
AI视频近期在网络上火爆,引发CP党和鬼畜圈的热烈关注。通过AI技术,用户能轻松创作各种创意视频,如刘华强卖瓜等二创作品。这种技术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更多人能实现脑洞大开的创作。探索如何用AI制作搞笑、
2025-05-13 10:59:01
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全球
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工信部加快在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器首次成功构建。
2025-05-13 10:38:51
中国互联网30年:站在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交汇的十字路口
回顾中国互联网诞生的历史和成就,探讨其与人工智能发展的交汇点。从首次接入互联网到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揭示了二者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未来的前景。
2025-05-13 10:18:46
今日热榜
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今日开幕
2025-01-15 10:48:35AI造谣乱象“野蛮生长”?专家:可设置敏感关键词禁止生成显著违法信息内容
2025-01-15 10:28:26古特雷斯: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无序扩张威胁人类生存发展
2025-03-12 14:48:53OpenAI新“靠山”?媒体:特朗普就职前和Altman通电话畅谈AI基建
2025-03-12 15:29:07AI招聘法律风险解析:求职者陷低分出局困境
2025-05-09 11:50:42微软亚马逊挖AI独角兽核心团队遭调查
2025-05-09 15:11:33中国AIPC行业研究报告
2025-05-09 15:31:422024合肥市人工智能生态大会盛况回顾
2025-05-10 15:53:00AI端侧爆发,桌面机器人迎量产,产业链上市公司加码“抢鲜”
2024-12-24 14:45:31AI眼镜风口来了!剑指千亿级规模、百万台销量,小度狂飙
2025-01-22 10:19:37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