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场关键的抉择。张雪峰等高报师和AI大模型的兴起,给选科选校增添了更多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一年一度的好生意。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预计2027年将会扩大到12.2亿元。而被调查的考生中,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这个比例足以说明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需求,毕竟对每个考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是分水岭;而对志愿填报机构来说,这是流量池,现金池。
其中,被推在风口浪尖的是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张雪峰,和他的公司峰学蔚来,在这个高考季他被称为高考志愿填报师,简称“高报师”。
去年高考季,张雪峰的金句是“孩子报新闻系就把他打晕”。而今年张雪峰的金句换了个专业说:“我不是看不起电子商务,我就问一个问题,你学电子商务的,你卖脆脆鲨能卖过我吗?”
图源:张雪峰抖音直播
因此,峰学蔚来针对高考志愿填报推出一对一服务,分别是标价为8999元的“梦想卡”和14999元的“圆梦卡”,两万多个名额在3天售罄,尽管产品注明非张雪峰本人服务,但焦虑的父母还是愿意高价买下信息差。
但有接近夸克工作人员透露:“张雪峰的团队也会参考夸克每年更新的数据”。今年6月,夸克升级了高考AI搜索,智能志愿工具和独家优质内容高考信息服务,同时请来张雪峰站台。有AI平台也打出“AI张雪峰”“单挑张雪峰”等旗号。
从几百元的“志愿卡”机器填报到动辄上万元的一对一指导再到如今的“AI张雪峰”,到底是谁最后这场高考志愿填报负责?
“一报成名”的落差
其实,“高报师”张雪峰也有失手的时候。
2020年,张雪峰在B站发布视频《别看土木和建筑不一样,但在房地产行业,一样赚钱》,向考生推荐土木专业。
张雪峰推荐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一直进行城镇化,农村人都往城里跑。另外城里人挣钱越来越多的话,就有置换改善需求。
但2021年房地产遇冷,土木专业一时之间陷入周期性底位,毕业生就业进退两难。所以,张雪峰的金句也不是对未来行业的准确预测,但也不用着急一棒子打死“张雪峰们”的“高报”生意。
现实是,高考志愿填报本就是一个有门槛的“技术活”,需要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比对和输出结果这些步骤。而在第一步信息收集上,大家就并不一定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付费的志愿填报服务,对有信息壁垒的家庭就很必要。
高考家庭在出分后就必须考虑如何“一报成名”,可落差感普遍存在,哪怕一对一付费填报高考志愿,选了当时“高报师”说的好专业,但等毕业后出来,象牙塔外的市场也变幻诡谲了。选志愿,简直是一场豪赌!
靠谱AI告诉GPLP犀牛财经:“这些高报师很聪明,一般高考填报有三个维度——专业、城市和学校,而他们只会告诉你哪个专业好哪个专业不好,强调专业的重要性。”
“因为只有强调专业时,所谓的信息差才会产生。”靠谱AI创始人刘建华如是说,“以本科为例,今年教育部公布的在本科类有816个专业,800多个专业要说哪个好,说24小时都说不完,都是没有经过社会调查的,市面上完全是没有权威的专业就业前景报告的。”
在张雪峰直播间,他也会反复提到一个词“专业壁垒”,给热门但专业壁垒薄弱的专业按下反对键,从而流量有了,高考家庭的焦虑有了,志愿填报的生意也有了。
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动辄上万的咨询费,所以AI填报高考志愿算是对“张雪峰们”的一次踢馆。
其中各个大厂都有布局: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App在今年6月上线2024高考信息服务,并将“AI搜索”应用其中;百度App推出了AI志愿助手,此业务在2020年就推出并延续至今;腾讯则是在QQ浏览器上推出了AI志愿填报服务,办公软件WPS也在今年推出高考志愿模拟功能。
此外,抖音的“豆包”、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等平台还设置了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智能体服务。
更多家长在感受到AI的强大后,也萌生了让孩子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想法。根据谷雨数据报道,2019年~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专业总数排名第一,就是人工智能,甚至排名前六的专业都和AI行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别是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建造。
利用AI填报高考志愿,志愿专业是AI,这个有趣的闭环让用AI填报志愿更值得玩味。
AI技术的解法试验田
市面上,AI志愿填报服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AI大语言模型平台,可以自然语言对话;二是用自有浏览器提供带AI技术支持的志愿填报服务;三是完全没有技术支持、只用AI概念营销的伪AI志愿填报服务。
首先第一类,AI大语言模型平台,目前已经陷入“百模大战”的白热阶段。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关键营销节点,各大厂也预估了高考家庭必定有很多问题需要使用搜索引擎。
而在讯飞星火、通义千问、抖音豆包、腾讯元宝、360智脑等主流大模型,平台用户与大模型直接开启对话,带着相关问题寻求答案。同时,对于提问能力有待提升的家庭,通义千问、抖音豆包等平台嵌入智能体,根据高考志愿填报的特定场景,选择有针对的问题提出,并获得答案。
第二类自有浏览器提供带AI技术支持的志愿填报服务,例如夸克浏览器和百度浏览器,前者在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布局始于2018年,六年来一直免费。2024年夸克接入AI技术,全新升级。
在夸克APP上,用户输入省市、分数、位次等信息,即可获得“智能选志愿”功能推荐的个性化的志愿。被推荐的志愿被分为三大类:“可冲击”、“较稳妥”和“可保底”。同样类型的功能,百度浏览器和靠谱AI“小志”也可实现。
图源:App截图,从左到右分别为夸克、百度和靠谱AI小志
夸克在个性化方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院校类型、用户MBTI类型(16型人格类型)和专业偏好选择志愿偏好。
第三类是完全没有技术支持、只用AI概念营销的伪AI志愿填报服务。这种服务普遍存在小程序中,一搜高考志愿相关话题,就会弹出。
靠谱AI刘建华认为,这种志愿填报服务其实是把高考后学校发的两本书,做成了电子表格版。他发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算是较早应用AI概念,在2022年GPT未问世之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打着AI的旗号。
但本质上,这类产品是纯表格形式,完全没有互动,只适合两类人群:一是高考志愿填报师,一是有主见有经验的高考家庭。
自大模型落地后,数据库方面有了升级,向量数据库存储范围扩大,数字、文字、知识图谱都可以被纳入。新增了对话咨询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推算录取概率,给考生提供报考建议。
比如,靠谱AI推出“高大”大模型,就相当于是一个资深全能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它被嵌入很多通用大模型,比如文心一言、豆包、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
靠谱AI刘建华称:“我们高考志愿大模型的背后,同时调用了四个大模型,分别负责语义理解、调用数据库插件、实时搜索和兜底检验。”
在底层上,靠谱AI“高大”能解决掉大模型处理能力,同时和之前“小志”打通,共用一个数据库,被投喂了海量高考志愿相关数据,其中艺术类相关信息都是一条条手动输入的。
AI高考数据源的赛跑
因此,AI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一环,还是数据源。
数据源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也是AI志愿填报服务需要考虑的最重要两个维度。如果一个平台能够接入更广泛、更新更频繁的数据库,它可能会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但推理分析是个概率问题,再强的工具辅助,也无法完全杜绝。
所以,很多公司为规避风险,尽可能多列举学校。
实际操作中,高考家庭会“货比三家”,进行信息比对。在不同平台之间,哪怕数据源相同,平台可能采用不同的算法或模型,导致最后结果也不一样,输入同样条件所得到志愿推荐也会出现差异,也让高考家庭同样迷茫。
靠谱AI创始人刘建华也意识到以上问题,所以6月25日开始,他在直播间搞了个24小时公益免费填志愿,开始人为解决这一类问题,但他也在直播中承认:“靠谱AI立项一年,请大家包容,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
目前来看,市面上AI填报志愿服务也就一年一次,对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是利用高考季展示自家AI产品的好时候。但从实用层面来说,各家AI志愿填报产品没有能筑起明显的壁垒,也并不能一味交给AI。
志愿怎么选的“皮球”又踢回到高考家庭中去,志愿填报关键点还在于人的选择。同样,人在塑造工具时,也会被工具塑造。在被强大工具赋能之时,也要小心工具理性的陷阱。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路上,我们需要权衡各种工具的利弊,不仅要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需考虑个人的志愿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填报服务,是每个高考家庭的重要决策。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大模型VS“高报师”,高考志愿填报的未来挑战与选择
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达9 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 2亿元。张雪峰等“高报师”与AI大模型如夸克、靠谱AI竞相布局,但选择谁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成为家长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探讨不同服务的优劣及其对
2025-05-19 15:31:55
北京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上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推出全市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支持数字化转型和科学决策,涵盖医疗健康、新零售、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2025-05-19 15:07:55
北京大模型备案领先全国,全国166个产品中71个来自北京
截至2024年,全国已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产品达到166个,其中北京市贡献了71个,占比约五成。北京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制定多项支持政策,加速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
2025-05-19 14:43:55
AI手语翻译革新:打破听障人士4.3亿的沉默
探索AI技术如何革新手语翻译,从音乐节到交通枢纽,让听障人士享受更无障碍的生活体验。了解Signapse和其他AI手语产品如何改变公共信息获取方式。
2025-05-19 14:19:55
AI用完互联网所有免费知识?2026年前或成现实
最快到2026年,AI可能会耗尽互联网上所有免费知识。文章探讨了AI模型对数据的需求增加,以及可能出现的数据资源短缺,提出了未来数据供给与需求的潜在矛盾。
2025-05-19 13:55:55
OpenAI推出CriticGPT:用AI监督AI代码输出质量
OpenAI宣布推出基于GPT-4的新模型CriticGPT,专门用于捕捉ChatGPT代码输出中的错误,以解决AI幻觉现象带来的质量问题。CriticGPT通过强化学习与人类反馈结合,显著提高了错误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025-05-19 13:31:55
今日热榜
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今日开幕
2025-01-15 10:48:35五年1万亿元!中国银行推出“人工智能”专项综合金融支持
2025-03-12 13:08:25古特雷斯: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无序扩张威胁人类生存发展
2025-03-12 14:48:53OpenAI新“靠山”?媒体:特朗普就职前和Altman通电话畅谈AI基建
2025-03-12 15:29:07未来是否有进军AI玩具的打算?协创数据回应
2025-03-12 16:09:17AI招聘法律风险解析:求职者陷低分出局困境
2025-05-09 11:50:42微软亚马逊挖AI独角兽核心团队遭调查
2025-05-09 15:11:33中国AIPC行业研究报告
2025-05-09 15:31:422024合肥市人工智能生态大会盛况回顾
2025-05-10 15:53:00AI端侧爆发,桌面机器人迎量产,产业链上市公司加码“抢鲜”
2024-12-24 14:45:31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