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打造者,要下场造芯了!
最新爆料,OpenAI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同时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
其招聘网站上,最近也出现了AI硬件共同开发、评估相关岗位。
摆脱对英伟达的过度依赖,OpenAI是要动真格了。
自ChatGPT掀起最新AI趋势后,算力焦虑笼罩在各大AI厂商头上。无论是模型训练推理,还是API调用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有多少卡也成为衡量AI厂商实力如何的硬指标之一。
而眼下的GPU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80%。
与此同时,GPU不仅紧俏还贵,自研AI芯片也意味着能大幅降低算力成本。
所以,OpenAI自研芯片完全是情理之中。
但也足够令人震惊——
因为这意味着,OpenAI越来越有“科技巨头”模样了。
尤其最近还有消息曝出,OpenAI拟推出“人工智能”手机,正在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洽谈,并计划从软银融资10亿美元。
种种动向之下,也难怪有人评论:
对于OpenAI而言,当下是多么激动的时刻!
知情人士消息,OpenAI至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讨论该如何应对GPU短缺、昂贵的问题了。
自研AI芯片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完成起来“道阻且长”。
业内人士评价,这是一项重大举措、一项重大投资,每年可能需要花费数亿美元。而且即使OpenAI为此投入巨大资源,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路透社消息显示,OpenAI内部还没有决定采取进一步动作。
相较之下,收购一家芯片公司的进展可能会更快。
知情人士表示,OpenAI曾考虑对潜在收购目标进行尽职调查。但具体是谁,现在还不得而知。
所以在OpenAI造芯消息曝出后,各界也纷纷猜测谁会被OpenAI收入麾下。
OpenAI及CEO山姆·奥特曼参与投资的芯片公司,自然最先被关注到。
梳理来看,现在至少有3家值得关注:
CerebrasRain NeuromorphicsAtomic SemiCerebras是一家美国芯片初创公司,曾以推出超大芯片而引发关注。
其AI超算处理器Cerebras WSE比iPad还要大。二代拥有2.6万亿个晶体管和85万个AI优化内核。
它们还发布过一种brain-scale技术,可以运行超过120万亿个连接的神经网络。
今年Cerebras还一口气开源了7个GPT模型,参数量分别达到1.11亿、2.56亿、5.9亿、13亿、27亿、67亿和130亿。
同时Cerebras也提供大模型训练推理等云服务,如Jasper正是他们的客户。
目前为止,该公司已融资7.2亿美元
Rain Neuromorphics是一家神经拟态芯片初创公司。
它们设计的芯片模拟大脑工作方式,旨在服务于AI算法开发。
推出的首个AI平台可进行AI推理和训练,号称能效上较现有产品提高140倍。
山姆·奥特曼是该公司的早期投资者,他曾表示这种神经拟态方法能大幅降低AI开发成本,并有望为实现真正的AGI提供帮助。
去年2月,Rain Neuromorphics获得了最新一轮2500万美元投资。
此外,山姆还在关注一家更为早期的芯片初创公司Atomic Semi。
它由“车库造芯”红人Sam Zeloof和工业界大佬Jim Keller共同创立。
Sam Zeloof在油管和推特上拥有很高人气,多年来他一直在记录自己如何在车库手搓芯片。
Jim Keller曾先后在AMD和苹果任职。
他是AMD K8的首席架构师,参与了Athlon (K7)和苹果A4/A5芯片开发。同时也是x86-64指令集和HyperTransport互连规范的合著者。
他们二人共同创立的Atomic Semi,旨在让芯片生产加工更加简化,以期在数小时内生产出更廉价的芯片。
OpenAI创业基金参与了其1500万美元种子轮,公司估值达1亿美元。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列举了更多可能的选项,比如sambanova.ai、Graphcore等。
总之,拥有自主性更强的AI芯片,是OpenAI未来战略的重要一环了。
如谷歌已经通过自研TPU,实现了对底层芯片更强的自主控制。
而另一边,和OpenAI关系密切的微软,最近也传出了自研芯片亮相的消息。
maginative消息称,微软首款自研芯片计划在下个月推出,具体时间很可能会定在11月14日微软西雅图Ignite大会上。
这款芯片代号为“Athena(雅典娜)”,对标英伟达H100,早在2019年就着手,据说OpenAI已经秘密测试过。
背后原因自然也是为了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作为全球头部云厂商,Azure需要大量AI处理器。尤其是和OpenAI合作以后,有消息称微软至少订购了数十万颗英伟达芯片。
因此这几年微软在芯片研发上加快了进程,先是建立由前英特尔高管Rani Borkar领导的芯片部门;后又各处招兵买马,其中就包括前苹果芯片架构师Filippo;此外还和AMD展开了密切合作。
有知情人爆料微软在芯片研发上已砸入了近20亿美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和OpenAI是各自独立造芯,一旦二者都入局芯片市场,此后的身位也将发生微妙变化。
由此也有声音认为这会进一步加大二者之间的“嫌隙”。
要知道,明面上微软与OpenAI可谓天作之合、亲密无间,但实则“暗流涌动”。
New Bing和ChatGPT的用户之争也仅是其中一点,真实情况更为复杂。
比如,多数微软员工至今都没有权限访问OpenAI的代码库和模型权重等内部技术。
微软还曾有内部文件流出,表示Azure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要说明微软能比OpenAI提供更多服务。
更何况OpenAI还早就留了一手,在付完微软和其他VC的利润上限后,最终可以拿回100%股份。
不过这些可以暂且不谈。
因为至少微软和OpenAI在一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不能再让老黄这么大赚特赚了
。
参考链接:[1]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hatgpt-owner-openai-is-exploring-making-its-own-ai-chips-sources-2023-10-06/[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7790058[3]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openai-may-produce-ai-chips[4] https://www.maginative.com/article/microsoft-to-unveil-in-house-ai-chip-reducing-reliance-on-Nvidia/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重磅:OpenAI正在筹备自研AI芯片,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
ChatGPT打造者,要下场造芯了!最新爆料,OpenAI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同时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其招聘网站上,最近也出现了AI硬件共同开发、评估相关岗位。摆脱对英伟达的过度依赖,OpenAI是要动真格了。自Chat
2025-07-09 13:06:11
9月AIGC产品榜-全球·国内·出海
AI 产品榜(2023 年 9 月 )全球 · 国内 · 出海我们精心筛选分析了5000+ AI 全球产品(web),覆盖了从访问量、时长、增长速度到营收等关键数据,我们将这些 AI 产品分门别类,涵盖了100个AI 细分领域。进一步我们
2025-07-09 12:42:11
AIGC下一步怎么走?百度世界五大亮点给出行业风向标
文心一言还会进化吗?AI原生应用的核心基础是什么?搜索引擎还会只给你100条链接吗?怎么用AI生成可视化数据图表?在应用菜单中隐藏了8级交互的功能如何一步调用?所有疑问,都将在10天后的百度世界大会2023得到
2025-07-09 12:18:11
AIGC的红与黑:有人召唤“课代表”,有人要找“AI女朋友“?
互联网平台的AIGC攻城战,焦点已经转向了评论区。“@AI课代表呀 总结一下”“@AI视频小助理 高能空降”“@机器工具人 听歌识曲”这些“召唤术语”成为了B站用户与AI勾连的密钥。用户只要在评论区@AI视频小助理、有趣的程
2025-07-09 11:54:11
积极拥抱生成式AI-甲骨文召开CloudWorld2023大会
在近日于拉斯维加斯召开的年度CloudWorld会议上,甲骨文表示正在全力发展生成式AI,绝不会看着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亚马逊云科技(AWS)占领市场。在讨论本届CloudWorld大会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今年9月14日,甲骨
2025-07-09 11:30:11
AIGC加速行业智能化变革,数字大脑能力持续提升
新华妙笔AI公文写作 新华社研发的公文写作AI工具,集查、写、审、学一体,在公文内容权威供给、公文内容决策辅助、公文内容自动生成、公文内容智能审核领域为公职人员提效降本、知识赋能。 自2019年诞生以来
2025-07-09 11:06:11
今日热榜
AI训练AI:研究显示越练越“傻”现象及应对策略
2025-05-05 19:14:00AI“魔改”短视频要严守二创边界
2024-12-20 01:31:46北京市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新场景建设丰富学生课间活动
2024-12-24 13:05:09券商追逐大模型赋能投研,分析师用AI写研报再进一步
2024-12-24 13:45:17ENJOYAI!闵行项目亮相全球总决赛!
2024-12-26 15:36:24广电总局发文规范AI“魔改”短视频
2024-12-26 17:56:57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
2024-12-27 16:58:06商汤向生成式AI发起冲刺
2024-12-27 18:18:19艾力斯:计划利用AI模型预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新药研究的效率
2024-12-30 11:36:56彩讯股份:AI原生云计算解决方案AICloud已在多个千亿参数级别的大模型训练等方面成功落地
2024-12-30 12:37:20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