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智能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为了热点话题。2024年,金融行业正在通过智能体实现人与机器之间更聪明和人性化的沟通,催生出新的商业机会和挑战。
AI Agent(智能体)是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频词,金融行业也卷入其中。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AI智能体被频繁提及,业界认为AI智能体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第一财经记者也注意到,不少金融类智能体应用正在落地,为人与机器的智能交流带来更具人性化的体验。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智能体容易产生“幻觉”,商业化还需时间迭代,而相关监管框架也需要完善。卷进金融业AI智能体是指人工智能代理,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它具备通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的能力。从使用者的角度,智能体具备对特定问题和特定领域的深入思考能力,能够更像“人类”与人交流。在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看来,AI智能体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种产品形态,是当下大模型应用的核心方向,能让大模型长出“手和脚”。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在英文中,“智能体”被译为“Agent”,AI的出现为这个词汇赋予了新的含义。其概念较为宽泛,可能指代具有智能的机器人,也可能是虚拟世界的数字人,甚至不一定有“人”的概念,就指代一个软件、一个用AI技术帮人解决问题的工具。能让大模型更具备人类特性的AI智能体,是当下大模型应用的核心方向,这股风已经刮到了银行、保险、理财等金融领域。2024年,多家大模型厂商探索AI智能体应用开发,在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风险评估、客户服务等方面,智能体正显现出其商业价值。例如,邮储银行启动的“邮储大脑”计划,从感知、洞察向生成创作转变,正推进智能业务助手、数字客户经理、虚拟营业厅等场景;建设银行的“方舟计划”正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大模型建设,推动智能体落地市场营销、投研报告、风险控制等场景。AI智能体也向专业人士提供数智化服务,向大众提供更低门槛的财富咨询服务。例如,今年的展会上,支小助2.0是蚂蚁集团基于自研大模型和专业知识可定制的agentUnierse智能体框架开发的智能助理。在现场,有观众向它提问“请出示一份适合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方案”,它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并根据当下市场行情分析标的情况,从风险与收益两个方面做出结论。“智能体技术的应用正‘不显山不露水’地走进大众生活。”孙茂松指出,目前已经具备做出比较好的智能体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语言大模型的生成能力、生成代码的能力、图像视频处理能力、3D建模能力这“四板斧”的进步,这给了智能体新的发展机会。不过,孙茂松也认为,相比通用条件下受限于对话环境的大模型,智能体是一个被置于三维、四维空间进行探讨的更复杂的上游概念,但从工业和产业落地的角度,智能体则是大模型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下游概念。难点和挑战金融领域卷起AI智能体应用是必经之路,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仍有诸多难题和挑战待解。首先,在金融领域,AI智能体的商业化之路存在挑战。“智能体技术的商业化仍需时间迭代。”孙茂松认为,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可能需要通过几年的迭代和积累,其性能才会得到显著提升,智能体的商用价值值得期待,但对此要有更多耐心。AI智能体商业化之路还受到研发能力的制约。在复旦大学教授黄萱菁看来,智能体被认为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条充满前景的道路。它能够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专业性,带来各种服务的迭代升级。但与此同时,智能体的研发当前还面临四大挑战:基座模型能力不足,缺少统一的交互式框架,缺少自我学习与自我进化,智能体存在安全与伦理问题。此外,大模型幻觉问题是金融行业应用AI智能体的一大挑战。业内人士认为,金融行业容错率非常低,无论是知识问答,还是内容提取,都对智能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模型的准确性成为金融行业采用生成式AI的重要堵点。“大模型非常火,能力也非常强大,但这个能力强大是有条件的,比如在对话环境确实表现很好,但一旦走出那个环境,能力要打一个问号。”孙茂松指出,通过智能体等,让大模型能力再提升一步,从“副驾”成长到“主驾”。“尽管大模型在金融业务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其在金融行业的全面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在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看来,目前通用大模型与行业相结合整体仍处干初级阶段,此外,金融行业因其严监管和强合规要求也使得大模型的落地应用需要更加谨慎,周期会更长。总体来看,大模型的行业生态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广泛应用需要克服技术、行业演变、监管和科技伦理等多方面挑战。
总的来说,AI智能体在金融行业的商业化之路虽艰难重重,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迭代,市场与监管环境的逐步成熟,金融AI智能体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2024年金融行业AI智能体应用现状与商业化挑战分析
AI智能体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渐落地,尽管带来了人性化的交流体验,但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迭代,相关监管框架亟待完善,未来发展充满挑战和机遇。
2025-02-28 14:34:00
AI眼镜热潮:2023年智能穿戴的未来趋势与市场潜力
AI眼镜作为智能技术和传统配饰的结合,凭借其便捷性、舒适性和智能特性在市场上引发热潮,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的关注与投资。
2025-02-28 14:13:52
把握AI投资机会:雷志勇解读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策略与展望
基金经理雷志勇分享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经验,并探讨了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在高确定性资产布局中的成功策略,预计AI产业链仍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2025-02-28 13:53:48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接近6000亿元,特斯拉与xAI合作未果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当前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特斯拉与其初创公司xAI的部分收入分享讨论被马斯克否认。此外,商务部对荷兰半导体管制表示不满。
2025-02-28 13:33:45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伦理争论:哲学视角与人类尊严的辩护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应具备法律主体地位的伦理和哲学问题,分析了给予人工智能主体地位可能带来的对人类人格尊严的威胁,以及归责困境的复杂性。
2025-02-28 13:13:37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探索人机协同与学术诚信的边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正不断深化。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大学教学、评价及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25-02-28 12:53:35
今日热榜
AI“撞脸”国粹,80万人次青少年在这场嘉年华中走近人工智能
2025-01-07 16:42:28百家云CEO马义荣获「2024年度人工智能杰出人物」
2025-01-24 11:32:17微软再次出手“囤电”,人工智能掀起核能发展新浪潮?
2025-02-20 17:09:37“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技术和行业共同进步
2024-12-23 13:32:11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科普?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
2024-12-27 14:36:40智谱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交流会成都举办共探AI时代智能设备新范式
2025-01-02 13:21:16同济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这样开!
2025-01-08 17:36:26人工智能深刻改变全球竞争格局
2025-01-10 13:46:44如何最大化AI价值?华为云:技术摸高和行业落地双管齐下
2025-01-10 14:46:55从“互联网+”到“AI+”——乌镇峰会共话人工智能新发展
2025-01-13 13:41:59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