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落地。这一法律的实施不仅是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重要进展,也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树立了新的标杆。在这股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美欧两大经济体正加快合作,力图在全球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
8月1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标志着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关规则将分阶段实施,某些规则将在该法律通过6个月后或12个月后生效,而大部分规则将于2026年8月2日开始生效。近年来,人工智能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但如何用好人工智能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课题。面对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浪潮,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加快推进自身相关立法的同时,正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监管“小圈子”,以此抢抓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美国在推进人工智能监管方面,政策较为分散,重在规范人工智能有序发展,确保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美国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并发布“关于安全、可靠、可信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在保护个人隐私、促进公平和公民权利、推进**对人工智能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规定。但美国法案的排他性意图明显,除在行政命令中严格控制外国实体使用重要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外,美财政部还公布新规,限制美企业投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欧盟更加关注数字**和隐私保护问题。与美国相比,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更为严苛,具有较强的监管特征。该法案根据风险级别将人工智能模型划分为四类,设立相应禁入行业和监管要求,并规定了有关模型提供者、部署者义务,违反规定者将被处巨额罚款。尽管西方国家人工智能治理路径有所不同,但正通过对话加强规则沟通和政策协调。2022年,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经济体发布《互联网未来宣言》。2023年,美欧达成人工智能促进公共利益行政协议,深化气候变化应对等五大领域的人工智能合作。2023年,七国集团达成《人工智能国际指导原则》和《人工智能开发者自愿行为准则》。2024年4月,美欧发布联合声明,强调通过人工智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美英还宣布达成人工智能安全科学合作伙伴关系。今年7月,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发表联合声明,就加强对人工智能监管达成一致,表示将共同维护人工智能市场环境的公正开放。声明说,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三大市场风险,分别是集中控制关键资源、产业延伸性影响、有损公平的竞争协议。声明还说,大型科技公司对芯片、数据、算法等关键资源具有较强控制力,并可能将其现有优势延伸至人工智能相关市场,达成的合作协议也可能损害公众利益。声明还对人工智能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分享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表示担忧。鉴于此,声明提出倡导公平交易、提升人工智能产品互通性和增强消费者选择权等合作原则。尽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对齐”监管政策的“颗粒度”,但其合作也面临一定挑战。总的来看,美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龙头企业的大本营,其监管政策更多关注维护良好竞争环境,打造产业“护城河”,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反观欧盟,其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优势地位不保,欧盟委员会报告指出欧盟在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进展缓慢,欧洲审计署更直言欧盟已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中美。面对发展窘境,欧盟寄希望于通过引领全球数字规则制定,进一步追赶人工智能发展潮流。目前,欧盟进一步加大了对域外人工智能企业的监管力度,欧盟反垄断机构表示,准备重新审查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并将对谷歌与三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易进行监管审查。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全球治理课题,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合力打造监管“小圈子”,将导致全球监管政策碎片化,不利于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化,也将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智能鸿沟”进一步扩大。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伦理研究所认为,由单一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会带来新形式的数字殖**义。联合国人工智能智库研究员塞迪娜警告称,如果不纠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平衡,将引发“新殖民化”风险。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传统地域限制成为全球课题,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采取孤立主义政策是逆势而行,最终只会适得其反。美国知名咨询机构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也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是自由流动的,科学研究需要共享和开源。今年7月,由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获得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加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的热切期待。应当认识到,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离不开包容性全球合作,应坚持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推动人工智能包容、普惠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逐步对齐政策,但全球监管碎片化的风险依然存在。国际社会亟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框架建设。中国主提的国际合作决议的通过也反映了全球对合作的期待。只有通过包容性合作,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的普惠和可持续发展,避免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和“新殖民化”风险。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美欧加快人工智能监管合作,全球规则制定新动向
2024年8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标志着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出台。美欧加速合作,推动国际规则制定,加强人工智能监管。美国和欧盟在政策协调和全球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但面临监管碎片化的挑战
2025-04-30 12:32:03
大湾区企业期盼大模型赋能,深圳论坛探讨工业智造发展
8月11日下午,大湾区学者与专家在深圳讨论大模型技术如何赋能工业制造。论坛探讨了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发展方向及其对工业智能化的影响,吸引了48家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参与,推动工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2025-04-30 12:11:54
大模型赋能网络安全:推动数字经济与安全新变革
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透露,我国已上线180多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注册用户超5 64亿。专家表示,大模型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并为数字安全行业注入强劲动力。文章探讨了大模型如何重塑安全体系,促进
2025-04-30 11:51:49
东信集团发布首个AIGC营销大模型,赋能智能营销
东信集团在珠海发布了国内首个获得网信办备案的‘营赛洞见大模型’,这是中国信通院认证的营销垂域大模型,具有跨模态内容生成与联想技术,助力企业智能化营销转型。
2025-04-30 11:31:48
人工智能产业“增”量来源揭秘:技术突破与投资热潮
探索人工智能产业的增长动能,包括技术突破、投资热潮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了解AI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支持实现快速增长。
2025-04-30 11:11:47
工业智能化新纪元:大模型如何引领工业革新
我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发展迅猛,成为工业智能化的新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工业应用中的表现及未来挑战,包括其在设计、制造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如何解决数据质量、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
2025-04-30 10:51:45
今日热榜
AI应用不断深化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04-10 10:05:06当科幻邂逅人工智能——读少儿科幻小说《机器女孩》
2025-01-08 15:15:50你会给AI署名吗?
2025-01-15 09:28:08语文学习新解法:海豚AI学用科技因材施教
2025-01-06 17:23:58阿里海外,要靠AI打响效率之战
2025-01-15 15:09:37《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发布
2025-01-16 12:45:10镜像映射、实时互动!海淀融媒向全国同行分享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
2025-01-22 12:40:17字节、快手、Vidu“打野”升级,AI视频小步快跑
2025-01-22 14:00:27早安!世界丨俄罗斯洲际导弹试射疑失败;日本推出人工智能相亲系统
2025-02-20 13:48:57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研讨会
2025-02-21 13:52:06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