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宏观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科技发展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力。”10月24日,在第三届RTE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声网创始人兼CEO 赵斌分享说。
比如在过去一年里,从AIGC到XR(扩展现实)领域都出现很多技术创新,创业者也在不断开创新的商业机遇。同时,出海热成为过去几年的创业市场新趋势,在中东、东南亚、北美、南美,都有一些中国创业者参与其中。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多位投资人嘉宾也分享了对中国创业公司出海的看法,以及对AIGC所带来创业机会的判断。
创业进入“大航海”时代
“从声网后台统计数据来看,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使用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就是出海类的应用。这是一个‘大航海’时代,除非企业的业务就是要局限于特定人群和地区,把全球市场当作战场是今天时代的创业起点。”赵斌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做企业SaaS服务的创业者在考虑出海时,不像过去那样优先进入中国附近的东南亚等市场,而是直接考虑进入美国市场开始,这也是非常勇敢的探索和尝试。
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也认为,新一轮中国科技公司必须是全球化公司。以前投出海是投当地的本土创业者,但最近两年,团队会更加关注中国公司的全球化。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头部中国创业公司,已经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是来自海外。
在纪源资本执行董事罗超看来,中国公司的出海经历了非常有趣的增长曲线。过去最早是廉价劳动力、高性价比的产品出海,现在随着工业制造的升级,中国形成无可替代的供应链优势,出口的产品不仅是性价比高,而且品质也更好。同时,还有商业模式出海、软件出海等在不断出现。
AIGC时代创业门槛变高,产业发展尚处早期
今年以来,AIGC成为行业的投资风口。刘凯认为,过往在生物医疗、软件领域,许多创业者最初是看到美国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然后把它搬到中国来再做一遍。但在AIGC领域,美国的基础设施和生态也是刚建设的阶段,大部分中国公司的创新都是原创的。同时,如果中国公司有很好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是面向全球化的市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会认为,中国创业者擅长做应用,美国创业者擅长做原创的底层技术,最终形成两个生态。但在AIGC时代,不会再有类似的逻辑。”刘凯说。
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偏生产关系商业模式的构建,一些创业者可能不需要懂关键的底层技术,仍然能够做出吸引用户的创新应用产品。但现在,AI带来生产力指数级的增长。如果还跟以前那样,觉得别人把基础设施都建好了再做应用创新,这是很难的。新一代的中国AI创业者首先要懂技术,如果对底层技术、算法没有这么深的理解,很难仅凭API接口就做出非常有护城河的2C、2B应用。
罗超认为,虽然AIGC的话题在过去一年非常火爆,但其实AIGC的发展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这就像是互联网时期,大家刚可以用互联网发送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时候。在当时的阶段,人们对互联网的想象还没有超越传统。但后来,互联网的发展超脱了很多束缚,产生了大量的新应用、新交互方式和新商业模式。AIGC可能现在还是处于0.1的阶段,未来进入1.0的阶段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创业需要长期主义,也需在坚持中进化
从周期视角来看,很多原创性技术从假设到假想验证、产品化应用、商业化推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创业者虽然想长期主义,也需要考虑眼下的生存问题,到底该怎样在两者间平衡?
对此,罗超表示,比尔·盖茨曾谈到,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往往低估了十年后会发生什么。这意味着人们往往被短期的新闻、噪音所影响,高估科技立马会产生的影响。但只有少数人真正足够坚韧,有耐心在一个方向做十年、二十年的积累。
“我们要有耐心看待技术驱动的变革。”罗超说。虽然当前投融资的寒冬环境让人们感觉士气相对低,但反过来看,人们往往高估了短期低谷带来的压力,忽视了长期市场繁荣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方向。创业者坚持初心,同时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时间轴拉长来看,一定会等到豁然开朗的一天。
“美元基金的周期通常是10年到15年,项目开花结果的时间很长,所以VC必须有长期视角。对创业者来说,如果做AI或者做长期化、全球化的生意,需要找到长期化的资金和有长期视角的伙伴,这是比较稀缺的,但还是有的。”刘凯说。
赵斌也认为,新技术从出现到最终大规模采用、商业上巨大成功,需要长期主义的精神才能实现。但同时,在融资和经济受压的环境下,如果创业公司连生存都是难题,长期主义就无从谈起了。“长期主义不是盲目的教条,创业者一定要关注在长期坚持中的进化,是否仍然沿着现实可行的路径去生存和前进。”他说。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AIGC与出海形成创业热点,创业者需在长期坚持中进化!
“近年来,虽然宏观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科技发展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力。”10月24日,在第三届RTE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声网创始人兼CEO 赵斌分享说。比如在过去一年里,从AIGC到XR(扩展现实)领
2025-07-05 10:37:37
大模型将从互联网应用逐步走向千行百业: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林咏华
2023 REAL科技大会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林咏华发表了题为《打造大模型技术的“Linux”,为AI未来十年发展打下坚实根基》的主题演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下,大模型及相关应用正在步入研发落地的新
2025-07-05 10:13:37
首个基于“时空信息”的产业“融合大模型”,助力360行,行行链接AIGC!
2023年云栖大会上,高德地图旗下高德云图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产业大模型——“云睿”,融合地图时空类数据部署训练模型,面向多行业提供可定制扩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融合解决方案,这也是业内首个基于时空信息
2025-07-05 09:49:37
AIGC羊毛,为“薅”而“薅”有企业把自己玩惨了!
单季度净利润告负,或许为了撑住股价,昆仑万维把自己玩亏了。10 月 26 日,昆仑万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9 27% 至 12 56 亿元,净利润出现约 3000 万元的亏损。据节点财经查询,这也是自
2025-07-05 09:25:37
AIinall,“AIGC开放战略”推进海外市场应用升级-新华三
据彭博智能全球产业调查分析,未来十年生成式AI产业的复合增长率可达42%,2032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 3万亿。IDC 预测,2026 年中国 AI 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 211 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生
2025-07-05 09:01:38
超凡创意Prompt,大模型AIGC产业沙龙成功在京举行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生成各种形式和风格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内容的范围,更重新定义了创作的边界,为文学、新闻、广告、娱乐等领域带来了
2025-07-05 08:37:37
今日热榜
南京科技赋能反诈宣防:AI数字人和语音外呼技术的创新应用
2025-02-27 17:27:31AI训练AI:研究显示越练越“傻”现象及应对策略
2025-05-05 19:14:00AI“魔改”短视频要严守二创边界
2024-12-20 01:31:46北京市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新场景建设丰富学生课间活动
2024-12-24 13:05:09券商追逐大模型赋能投研,分析师用AI写研报再进一步
2024-12-24 13:45:17ENJOYAI!闵行项目亮相全球总决赛!
2024-12-26 15:36:24广电总局发文规范AI“魔改”短视频
2024-12-26 17:56:57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
2024-12-27 16:58:06商汤向生成式AI发起冲刺
2024-12-27 18:18:19艾力斯:计划利用AI模型预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新药研究的效率
2024-12-30 11:36:56热门推荐